「別夢依稀咒逝川,故人三十二年前。」 這次相聚,是我與洪俊雄1966年分別之後四十二年第一次見面。他第一句就說,「你在 Florida,我要去找你。」 非常歡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們多少年才能相聚一次?下次再見又是何時?
我們八個班友加上五位夫人,中午在「傅鐘」集合。 是洪敏弘在校園的一個新餐廳為我們安排了午餐。洪董是我們八位中唯一與台大常有接觸的人。他送給每個人一本叫「挑戰創新-台大創業家」的書。 洪敏弘是書中創業家當中唯一從電機系大學部畢業的的學生。 是我們64級的光榮。他也給大家一片「台灣生態探索」的DVD。 我從頭看到尾。 非常美麗感人。使我知道台灣每年仍然提升几個mm。每天都有地震,而且五年一大震。吃飯的時候我坐在陳正一夫婦旁邊,與他們交談最久。陳總從台灣衛星第一把手退休後,並沒有閒下來。夫人吳紀珠在中國,越南和台灣全島部有業務。陳說他是她提箱子的祕書。行影不離 席上幾乎都是以台語交談。我的台語本來就不太靈光。這次回台任教,在很多場合裡,我都是「聽無」。 但在這個餐桌上不同。 我完全可以聽懂。原因可能是班友們仍然講的是古典台語。與我在童年時聽到的相同。現下年輕教授的台語已有相當的改變。我聽起來非常吃力。
相聚的目的之一是確定下次 REUNION 的時間地點。 陳哲俊一直都為這些事情費心。基本上,我們決定在明年農曆新年左右見面。這是台灣方面同學的最佳時段。
午餐之後,我們跟隨洪敏弘在校園散步,想看看見新建的几棟電機大樓。他仍然是電機工程系的教授,有大門的鑰匙。現在電機系(包括資訊系)有100多位教授。我們的老師白光弘以九十的高齡,仍然在這裡作研究。還記得在我們新生訓練的時候,有師長以「台大之大」為題教訓我們?我現在更能體會它。以前台大的後院已建設得與我們在時的前院差不多大小,有新式的大樓,有林蔭的大道,也有佈滿野薑花的池塘。當年嶄新的化學館已顯得非常渺小。特別是我們每天上課的工程館。現在是全屬土木系。看起來是那樣的破爛老舊。土木工程系真該加油。
從椰林道路出來,已是四點多鐘。有人建議我們去新生南路吃紅豆冰。他們說我們當年這家店已經存在,但是我無法記起。當我們坐在店裡品嚐紅豆冰時,有一個年輕人很有禮貌的對我們「笑問客從何處來?」 我們據實以告。我們是台大電機64校友,回母校參觀。想不到這個年輕人也是台大電機的畢業生。他比我們晚了20屆,現在是交通大學教授。當我為他介紹我們的同班同學時。有台灣電信局的大老陳呈祿,有台灣衛星太斗陳正一,台灣遙測先驅陳哲俊。他不得不對我們這一群另眼相看。後來,他說他研究的領域是光電。我告訴他我們正好有這行的專家吳振和。就坐在他面前。他不但有創新理論,而且建立一家世界級的 LED 公司。當我們離開時,他對我們一一握手道別。其實,我發現台大電機系的都非常和曖可親。幾周前,我與小慈逛台大校園,請一位面善的同學為我們拍照片。一問,他竟然也是電機系的學生。
回程,阿博(孫芳德)同我一起搭乘台北捷運。我要去火車站搭高鐵回台中,他要回他母親的家,在天母。他說他在士林下車之後,再乘公共汽車到天母。我非常驚奇。以阿博之富,竟然還等公共汽車。更令我驚奇的是,他建議我如果乘高鐵到台南,不如學他,乾脆坐到高雄,然後回頭搭區間車到台南,因為高鐵台南站離台南市區太遠,要300新台幣的計程車費。如此勤儉起家,一輩子改不過來。「一憚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樂其,賢哉回也。」
昨天我與阿牟通電話,他要看照片。一看,他說「你看起來比真人年輕,是因為你臉上的皺紋在照片上顯示不出來。」好個阿牟,實事求是,一針見血。附上兩張在校園拍的照片。
我們八個班友加上五位夫人,中午在「傅鐘」集合。 是洪敏弘在校園的一個新餐廳為我們安排了午餐。洪董是我們八位中唯一與台大常有接觸的人。他送給每個人一本叫「挑戰創新-台大創業家」的書。 洪敏弘是書中創業家當中唯一從電機系大學部畢業的的學生。 是我們64級的光榮。他也給大家一片「台灣生態探索」的DVD。 我從頭看到尾。 非常美麗感人。使我知道台灣每年仍然提升几個mm。每天都有地震,而且五年一大震。吃飯的時候我坐在陳正一夫婦旁邊,與他們交談最久。陳總從台灣衛星第一把手退休後,並沒有閒下來。夫人吳紀珠在中國,越南和台灣全島部有業務。陳說他是她提箱子的祕書。行影不離 席上幾乎都是以台語交談。我的台語本來就不太靈光。這次回台任教,在很多場合裡,我都是「聽無」。 但在這個餐桌上不同。 我完全可以聽懂。原因可能是班友們仍然講的是古典台語。與我在童年時聽到的相同。現下年輕教授的台語已有相當的改變。我聽起來非常吃力。
相聚的目的之一是確定下次 REUNION 的時間地點。 陳哲俊一直都為這些事情費心。基本上,我們決定在明年農曆新年左右見面。這是台灣方面同學的最佳時段。
午餐之後,我們跟隨洪敏弘在校園散步,想看看見新建的几棟電機大樓。他仍然是電機工程系的教授,有大門的鑰匙。現在電機系(包括資訊系)有100多位教授。我們的老師白光弘以九十的高齡,仍然在這裡作研究。還記得在我們新生訓練的時候,有師長以「台大之大」為題教訓我們?我現在更能體會它。以前台大的後院已建設得與我們在時的前院差不多大小,有新式的大樓,有林蔭的大道,也有佈滿野薑花的池塘。當年嶄新的化學館已顯得非常渺小。特別是我們每天上課的工程館。現在是全屬土木系。看起來是那樣的破爛老舊。土木工程系真該加油。
從椰林道路出來,已是四點多鐘。有人建議我們去新生南路吃紅豆冰。他們說我們當年這家店已經存在,但是我無法記起。當我們坐在店裡品嚐紅豆冰時,有一個年輕人很有禮貌的對我們「笑問客從何處來?」 我們據實以告。我們是台大電機64校友,回母校參觀。想不到這個年輕人也是台大電機的畢業生。他比我們晚了20屆,現在是交通大學教授。當我為他介紹我們的同班同學時。有台灣電信局的大老陳呈祿,有台灣衛星太斗陳正一,台灣遙測先驅陳哲俊。他不得不對我們這一群另眼相看。後來,他說他研究的領域是光電。我告訴他我們正好有這行的專家吳振和。就坐在他面前。他不但有創新理論,而且建立一家世界級的 LED 公司。當我們離開時,他對我們一一握手道別。其實,我發現台大電機系的都非常和曖可親。幾周前,我與小慈逛台大校園,請一位面善的同學為我們拍照片。一問,他竟然也是電機系的學生。
回程,阿博(孫芳德)同我一起搭乘台北捷運。我要去火車站搭高鐵回台中,他要回他母親的家,在天母。他說他在士林下車之後,再乘公共汽車到天母。我非常驚奇。以阿博之富,竟然還等公共汽車。更令我驚奇的是,他建議我如果乘高鐵到台南,不如學他,乾脆坐到高雄,然後回頭搭區間車到台南,因為高鐵台南站離台南市區太遠,要300新台幣的計程車費。如此勤儉起家,一輩子改不過來。「一憚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樂其,賢哉回也。」
昨天我與阿牟通電話,他要看照片。一看,他說「你看起來比真人年輕,是因為你臉上的皺紋在照片上顯示不出來。」好個阿牟,實事求是,一針見血。附上兩張在校園拍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