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1, 2017

舊日情懷

有人說少年時代最大的快樂就是讀書. 這句話有部分真確,但說'最大'的快樂,未免太牽強. 運動和娛樂其實也是同等讓少年快樂的活動. 大部分論述和比較最好避免用'最'這個字,因為例外的情况是很容易被人找出来的. 就我所知,讀書的確是少年時代一件赏心愉快的活動,尤其是在小學畢業後,我們的閲讀能力已经有能力在学校課程外,吸收一些課外讀物. 加上初中以後,個人的机動性 (mobility) 大大提高,可以探訪書店和逛舊書攤,涉獵各種書本和購買或借一些有趣的書本和雜誌. 在假日或週末,可在圖書館或家庭後院,赏心地看一些有趣的書,如厂史,地理,人文和自然,可說是少年人生的享受之一. 記得小學時代有開明書店和中華書局,學友和東方出版社. 那兒有很多適合中小学生的書籍如数学列車,生物奇观,人類厂史,星空巡礼,愛的教育,談美,文藝心理學,詩論,談文學,欧遊雜記,馬先生談算學,法布尔的昆虫記和化學学校,加上林肯,愛迪生,達尔文,哥倫布 ... 的傳記,實在是琳覽滿目,看不完的奇書和趣闻. 我想大家都有這些類似的阅讀和经验. 到現在回想也都是一種美好的回憶. 現時大家年过七十,已经進入人生另外的階段,不但常旅行,对讀書和看 YouTube 也是快樂的選项之一,尤其當体力已不如青年時代,讀書和观看 video/audio multimedia 更是有趣和慢慢取代了遠程的旅遊. 現在 YouTube 的 platform, 節目豊富,目不接暇,可說應有盡有,对退休生活來說真是功不可沒,可說是退休人士的福音書. 晚年的閲讀更有一强项,那就是不但能吸收新知識,对以前看过的書,尤其是世界名著,再讀一次常有更深一層的感受和体驗,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味道和感受,尤其是对社會的加深瞭解和对名著的詮釋,這真是心靈和益智的享受. 把少年時代無法品赏到的人生原味找回来,细细回味欣赏,充分享受人生之精華.

在高中課外閱讀時,認識了一位叫'沉櫻'的女作家,她也翻譯一些外国小說,我对她的譯作印象很深,覺得她不但譯得好,又感情豊富,令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 沉女士說'翻譯是半創作'. 因為內容结構是人家的,譯者只在遣詞造句的筆調上,以及字行間裏的意味上,用心就行了. 這是沉櫻在顧到譯文的流暢优美的同時,是如何重视对原作的忠實. 有没有譯作比原作更精彩和感人?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理論上也許說不过去. 但仔细想想,大部分中国人的外文程度是和外国人有一定的差距. 不管多麼用心力,阅讀原文後,不一定會比好的中文翻譯感受更深. 在這五十年間,最令我感受到類似的经验是一本 Rachael Carson 的 'The Sea Around Us'. 夏道平先生在翻譯這本書時用書名'海的故事'. 利用他的英文和中文底子,他真的是在'半創作'. 讓我深深觉得讀其譯作更令人感動. 這當然不是 Carson 女士的原作差,而是我的英文底子不夠好到能感受到一些微妙的語言訣竅。現在想想,時隔五十多年,还能記得一些以前的閲讀经验. 最近整理一些記憶,把我印象最深的沉樱女士譯作的幾篇故事,重新找出,再重讀一次,發觉还是那麼清新,那麼令人感動,久久不能忘懷. 尤其在国外多年,对西方文化和生活背景的認識加深不少,再讀這些名作,認識作者和体會社會環境,也因而加深欣赏的程度. 我想選其中一篇,來探討其中的感受和韻味. 

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

這是 Stefan Zweig 在 1922 年出版的小說. Zweig 是奥围近代文豪之一. 他的小說特点,非常重視结構和和諧,每一篇都像精细的藝術,計算好而寫出来。有人說美好的小說可以做到在文字方面如詩,在佈局方面如画,進行的節奏如音樂,而其內在的意義如信仰之虔誠. Zweig 的小說可說'雖不中亦不遠矣'. 在 1920到 1930年間, Zweig 是世界小說界內很有名氣的一位作家. 在他逝世後,有很多小說作品被搬上影幕,一直到今日. 他的一些名著如下: 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 馬來亞狂人 (蠱, Amok), 怕 (Fear, Angst), 奇遇, 情網, 抉擇, 家庭教師, Beware of Pity, 24 Hours in the Life of a Woman, A Promise ...

幾乎五十年前,我第一次接觸到這本小說 '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當時並没有什麼特別印像,倒是对作者 Zweig 有初步的認識和喜好. 幾年後,查到有一舊电影,是 'A 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是 Joan Fontaine 和 Louis Jourdan 主演的黑白老影片,看了以後,才感受良深,对一位癡情的女人能对一位青年鋼琴手有這樣的爱情,實在超乎我的想像之外. 這和我第一次阅讀的感受完全不同. 在我們正常的愛情和婚姻関係,很難理解有這樣的爱情存在,尤其是這位癡情的女士. 她甚至可以為了他而完全犧牲自己的幸福和未來. 而這位男士的未婚生涯卻是蜻蜓點水,來去無蹤,是一種享受人生但不负太大责任的人生. 這種人在社會上很多,他們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是可以理解的.小說的突出特點是在這位女人,她的單恋和癡情是難以想像和解釋,可也是人性中的正常狀態或病態. 

故事發生在维也納的一個公寓內,有一新近搬來的 concert pianist, Stefan Brand. 他在维也纳颇有一些名氣. Lisa 住在对面的 unit, 開始对他非常注意,常常聽他彈琴至夜深,後來卻癡情到有点態. 可是她祇是在一段距離外看著他,卻也没明顯的表示心意. 這種情况维持一段時日,祇到有一天,她的媽媽想搬去 Linz 和一位男士结婚. Lisa 不能忍受離開這位 pianist, 毅然返回公寓去見這位 pianist. 他的佣人讓他進去,可是 Stefan 卻遲遲才回來,还带一位女人回家度夜. Lisa 失望到極点,祇好迴避他,並回 Linz 她妈妈那兒. Lisa 在 Linz 生活中慢慢步入軌道,有一位軍人想和她談婚事,可是她卻拒绝並告訴他,她已经有一位恋人. 婚事告吹,她媽媽和继父非常不高兴,Lisa 祇好回 Vienna 找工作. 她在那兒也不交新朋友,卻天天在 Stefan 公寓外面等他注意. 終於有一次,他注意到她,可是不知她就是以前住在他对面的那位女孩子. 他們就這樣萍水相逢,出外喝咖啡和晚餐, having a good time 和有了一夜情. 隔天 Stefan 說有事要去 Milan, 回來後再見. 可是時日过了,Stefan 卻從未出現來找她. 光陰如流水,她已经怀孕,不久以後就孩子出生,一個没有父親的孩子. 多年过後,Lisa 已经和一位男士 Johann 结婚,他也知道她的孩子是別人的. 因緣差錯,就在一次音樂會中,Lisa 忽瞥見 Stefan 而渾身不適,和丈夫說想先回去. 結果 Stefan 也正離開戲院而碰到她. 奇怪的是 Stefan 很奇怪地迷上她,卻不知她是誰,更不記得以前和他有一夜情的女人. 幾年下來 Stefan 已经走下坡路,鋼琴手生涯也慢慢结束. 這時 Lisa 和丈夫因這些有関 Stefan 的事,不能和諧相處. 於是她去找 Stefan. 他很高兴見她,可是他还是不清楚她到底是誰,对來龍去脈更是一無所知,這是蜻蜓點水式男士生涯的充分寫照. Lisa 失望透顶,黯然離開他. 幾天後她孩子患斑疹傷寒而病逝. 她也病重而傷心不已,知道時日不多,就在病床上寫了一封信給 Stefan. 這封信就是這小說的名字,可說是她的自剖,闡釋她的生涯和她对他真誠和純情的愛.

從正常的社會观點來看,這是畸型而富罗曼蒂克的病態恋爱故事. 看了以後令人唏噓而替這位女士婉惜. 自然界怎麼會產生這樣的愛情和悲剧. 總之,我第一次看這小說完全没有這種感受. 時日推演,現在閲之,再想之,這種悲剧是可能發生,因為一些男人的生活方式和对人生的態度完全忽視長遠的爱情,而是著重短暫的愛和肉体的欢樂. 她一次次的接近他,有驚喜有欢欣,但每次他都認不出她是同一個女人,也就没有個人的爱存在,這是悲剧的主因,全程是在男人完全不知情的狀况下發生. 為什放女人不顺時推舟,點出以前的秘密和纯情? 爱情的真諦和真正價值在那裏? 也許這是作者抛给讀者們,要大家探討的問题. 

Stefan Zweig (1881-1942) 和 Sigmund Freud (1856-1939) 是很好的朋友,他們对二十世紀初的 '心理分析' 有一些研究和探討. Zweig 曾经对 Freud 說: "Psychology is the great business of my life". 怪不得現在看他的小說,幾乎每篇都带著'心理分析'的架構,慢慢堆砌起整個故事. 除了'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外, Stefan Zweig 的另外两部小說也是非常精彩和戲劇化, 是刻畫上層社會女人的一些心理反應和行為的结局,很值得大家欣赏: Amok (馬來亞狂人, 蠱), Angst (怕, Fear). 括弧內的名字是小說的不同譯名. '馬來亞狂人' 在 1960 年代初曾在 讀者文摘雜誌刊載過,故事曲折離奇,引人入勝.

Wednesday, November 1, 2017

音樂與我

現在回想小時候的音樂教育,祇是唱遊,对樂理並不注重,能看五線譜和幾種豆芽菜就可以交差了. 來美國以後,看到孩子們在学校的課程,也没高明到那兒. 真正要學音樂还是要自己掏腰包,找鋼琴老師,按步就班,勤学幾年. 不过据我所知,要看簡單的譜和参加普通合唱團並不難. 欣賞音樂到底分好幾個層次,從最簡單的唱遊到 Bernstein 可以在台上指揮並彈鋼琴,講解如何欣赏之道,其間有非常大的差別. 对大部分没有正式接受音樂教育的人們,他們也喜欢音樂,也有時上音樂會. 雖不會任何樂器,但也照樣會唱和欣赏某種程度的音樂. 正因為人們有不同的與趣,也就出现不同的欣赏方式. 歸根結底,從音樂的接觸而得到深層的心靈感受,影响到生活並且变成生活的一部分,這就是音樂的功用和对人生的影响力.

我從小學開始,才真正接觸到音樂,但這是唱遊式的音樂和简單的看譜,至於大調小調,完全不通. 小學連英文字母都不教, 如何知道 G大調是啥? 所以小學看的譜大概都是 C 大調. 雖然那麽基本,但也學到不少音樂. 到现在我还記得的歌很多,大部分是反共歌曲,怀念大陸家鄉的歌及富民族主義的中華音樂. 另外一大部分是外国名曲,當时不知,到上中學以後,才在音樂雜誌和不同的資訊,慢慢摸清楚,讓這些名典纷纷歸隊. 這些外國曲子到现在还記得很清楚,如春神,甜蜜的家庭,小蜜蜂,念故鄉,怀鄉,驪歌,憶兒時,小學畢業纪念歌等等. 說來可笑,小學的音樂教育似乎比中学好. 至少在小學時看到很多風琴,音樂老師也常把風琴搬到教室,大家一起唱遊,在以後的日子給我們一些美好的回憶. 小學老師用的風琴,型体不大,也不太重,兩三個小朋友就可抬著走,声音不大,但悠遠有韻,常有繞樑之感. 以前台北在颱風時常會淹水,最讓人不捨的就是這些風琴. 在災後重建時,也不忘在風琴旁唱 '大家同在一起' 的快樂曲子. 在踩踏板時,一大堆颱風水就跟著風琴後面流出來,不知是悲傷的淚水还是喜極而泣的欢樂之水. 音樂實在是很富感性的藝術活動. 有件事需要一提,我大哥在我上小学时,在旁边市政府的印刷館找到一份差事. 他食宿無虞就花錢買了手搖唱机和後来的一台电唱机,加上一些 78 轉的老唱 片. 对我當時影响不大,倒是上了初中後,讓我開始注意並利用這些工具.

上初中以後,音樂課程和小学差不了多少,还是边唱边遊,可是風琴却不見了. 說來奇怪,在中学連小風琴也從来没出現过. 初中老師陳如雲和蔡國欽都是在台上自己教唱. 初中的音樂課对我来說是幾乎等於零. 唯一可提的是蔡老師住在学校宿舍,他有一台手提唱机和一些唱片. 我和幾位对音樂有興趣的同学常去拜訪他. 他给我們聽海顿的時鐘和軍隊交响曲. 這台唱机和我大哥的那台很像,是要随时手搖發條,不然轉盤就會慢下來. 对我們小孩子,這机器真有趣,在轉發條運動後,又可聆赏音樂,声音清淅,真是一大享受. 於是回家後,我到大哥房間探訪机器真相,發現那些 78 轉的唱片倒是琳欖滿目,有些單張,有些一大冊 (album,multiple records),其中有一冊是一個印地安人雄姿英發的在馬上. 另外一冊是一個女人在金黄色的陽光下,載歌載舞. 當時大喜,在以後的時日,我常到那兒欣赏一些異音美樂. 在初中念了英文,又有机會逛重慶南路的書店,從此音樂知識大開. 原來大哥房間的兩大冊音樂是 '新世界交响曲' 和 '阿萊城姑娘組曲'. 

中学的音樂教育照差不誤,老師們好像總有一大堆苦衷,抱怨有餘,教學不足. 我还記得陳暖玉這位女老師,她學厂很好,可是整天愁眉苦臉,牢骚滿腹,完全没盡教学之力. 上高中我第一件事就参加音樂欣赏課外活動,由陳暖玉主持. 結果祇上一堂,然後就無疾而終. 我認為這完全是陳暖玉怠職,不把学生興趣和熱忱當一回事. 現在想想,當时應該參加學校樂隊,選一樣樂器如小喇叭或双簧管. 人生之中,往往有些事,一去無回,或稍縱即逝,不可不慎. 上高中後,陈暖玉後来由张世傑接任. 這位先生很有精力,創做了一首'偉大的领袖',是反共的爱國歌曲,对音樂很热心,有时还介绍一些西方的作曲家. 有一次教唱一首名曲霍夫曼的'船歌',是 Offenbach 作品,但他把這位奥芬巴哈當成音樂之父的 巴哈 ( Johann Sebastian Bach), 倒是讓人驚訝. 當时班上有幾位同学也知 奥芬巴哈 和 JS Bach 是不同的人物. 可見就是音樂老師也有一些驚人的盲点. 有一次他在班上,忽然抱怨時下中学生熱中搖滾樂,对好音樂一点不感興趣,非常不爽. 接著就唱一小節音樂,問我們知不知道? 我一聽就知道是修伯尔特的未完成交响曲的開頭主题. 當時我小心翼翼,小声告訴前排的同學,才由他們轉達信息. 張世傑很驚訝,說'不錯,程度相當高'. 這時他開始微笑講些另外的音樂軼事. 這個小插曲我一直記得,到底我聽一些唱片,居然在教室也派上用場. 

関於音樂,有幾件事在初高中時影响我很多. 記得在初中時,一本音樂教科書的付錄有介绍一些古典名曲,其中有一頁介绍 Grieg 的培尔金特組曲 (Peer Gynt Suite),是朱永鎮介绍的. 他當時駐泰國,做有関大使馆的服務,是音樂文化交流的主任. 他的文筆和介绍很精彩,我非常喜欢. 從此以後,在高中時就往中華路逛唱片行,買唱片,回家好好欣赏. 还記得其中一张是 Peer Gynt 的第一和第二組曲. 第一组曲的'清晨'和第二組曲的'索尔维格之歌'就是朱永鎮介绍的曲子,當時印象深刻. 另外一件事是初中時,家住士林,那時是 1954-1957,士林到處是農田,每當秋天來臨,農人開始收割稻田. 那時家中剛買了一部收音机,我常聽警察廣播電台.就在這初秋時節,电台一直在播 Ravel 的 Bolero, 這是西班牙的一種舞曲,可是我觸景生情,一直就把這曲子和士林秋收稻田連在一起. 我當時也認為這曲調及氣氛和收割稻米非常適合. 至於 Bolero 是什麼,當時一点也不知,音樂之功用和影响實在超乎我想像之外. 再一件事,士林的夏天,每當日落時,西边一片彩霞,時而泛紅,時露金光,有時翠綠,有時金黃,真是美不勝收,不時更有一群小鳥列隊在遙遠的天边飛过天际,真有心曠神怡的感受. 這時偶而從收音机傳來修伯爾特的未完成交响曲第二樂章. 從開頭一直到结尾,我就看著西下的太陽,五色繽紛,冉冉下降,直到曲子最後的旋律由法国管奏出悲傷和感嘆的信息,真是印証了'夕陽無限好,祇是近黄昏'的心靈感受. 從那時以後,這一幕永遠印在我的心版上. 直到现在,我在 Palo Alto 观看日落時,這旋律不時出现,我又沈浸在士林的落霞當中.

上大學電机系以後,我開始玩 HiFi,這是音响的嗜好. 後來又有 Stereo 加入,當時因家教存了一些錢,於是中華路,西門汀,衡陽路变成我常去逛的地方. 自己裝裝收音机,買些好喇叭,加上大學的电机課程,居然有所学,有所用,生活过得很充實,也有一些成就感. 加上重慶南路的書店和牯嶺街的舊書攤,實在也沒多少時間做別的事了. 當時覺得台大有点讓人失望,如果不是這些課外活動和興趣,大學生涯可說是太單調了. 記得大二以後,台湾才開始有 TV 出現. 我找敏弘兄買了一台国际牌黑白电视机,從此以後,裝天線,調频和信号,有声有色,也有音樂. 當時'天韻歌声',節目很紅,唱得不錯. 大部分是中國歌曲和宗教音樂. 也有一些西方流行音樂在不同電視台播出,從此以後,貓王和 Paul Anka 以及 Beetle,這些音樂也開始進入生活當中. 另外一些美国电视節目也很流行,有 Lassie, Mighty Mouse, I Love Lucy, 六壯士,勇士們 等好節目,讓我度过不少有意義的時光. 唱片也買了不少,不过隨著時日進展,我發覺大部分錢皆花在古典音樂上,尤其是貝多芬,莫差特,修伯尔特,海顿,孟得尔遜,比才 ... 這些都是了33 轉的軟唱片,買回家放在架上,隨時可欣赏,用 HiFi Stereo 的音响加上15/8/3 吋喇叭,真是心曠神怡,一大享受. 出国後,當然一身轻,我買的書和唱片全部歸零. 來美国後,一切重來. Dallas WRR FM, 好的電台,好的古典音樂節目,讓人耳不接聞. 時代開始在变,唱片少買了,我買了 Tape Recorder & Player. 從大型的 reel tape 到 cassette tape,然後 CD, 幾乎每五年就有新的 media 出現. 以前的東西还可用,不过等十年後,連 hardware player 也不見了,那些 tapes 祇能進 博物館了. 我發覺每次搬家就會丢一大堆東西,像 tape, cassette, cd 等等. 唯一不变的喜好,祇有 software contents---音樂本身. 時至今日,這些音樂皆存雲端,再也沒必要像以前一樣,要買一大堆唱片. 說來你不會相信,我有一位同事,是猶太人,他看我喜欢音樂,請我到他家去. 我才發觉他有一小地方擺著海顿 104 首交响曲的唱片, 104 首,一首不差. 長長的一條架子,令人嘆為观止. 另外一位猶太同事也很精彩,他每次從 Oregon 南下湾区,碰到我,一定花半天時間哼些曲子,要我猜. 我也有一些曲子给他猜. 說来奇怪,常常兩三小時就這樣过去. 正经事祇好等晚上,在實驗室挑灯夜战了.

時光飛逝,自己從職場退休,正好互联網登場, YouTube 正好趕上用場. 现在五花八門,那種音樂,皆不缺乏,加上 High Definition (HD) video 和 Stereo, audio/video (multimedia),買個 65" HD TV, 在客廳,天天可欣赏好的音樂和 concert. 我發觉我以前買的 CD, DVD 開始用得少了. 現在每當想看什麼音樂會或聽什麽音樂,第一就是開 電視, 经过 Chromebook, 進入 YouTube, search 我要的東西,馬上以 HD/HDR 高密度的 video, 加上 Stereo 的音响, 以 65" 的大影幕, 就像坐在 concert hall 的中間好位置,而且隨時可有適時的 close up. 必要時还可以 pause, 仔细观察細微的小動作,都是以前没经驗过的感受, a truly instant real time enjoyment.

說來奇怪,在幾十年的音樂经驗中,我發覺真正欣赏古典音樂如貝多芬的交响曲和協奏曲,最好是関起門來,打開音响,把灯関掉,好好靜坐下來,從頭聽到尾. 不受指揮,不受交响樂团的影响,纯粹是音符音响的心靈共鳴. 在這種情景下,好的音樂真能觸動人類深層的靈性. 這種影响,隨時日而不同. 在我一生中,貝多芬的音樂在我的大學生涯中影响最大. 求学过程中有痛苦有快樂,在智力上有長進也有挫折,那時最能得到安慰的是從貝多芬交响樂中,汲取力量,奮發圖強. 貝多芬九大交响曲,曲曲動聽,風回路轉,繞樑三日. 在我最没落的時候也能從第二樂章如泣如訴的樂音中找到安慰. 當音樂轉至第四樂章時,一鼓澎湃的生命浪潮常一湧而上,在最後的结尾声中,貝多芬不但安慰失落的心靈,而且賦以人們堅強的毅力,準備下一場可歌可泣的人生凱歌.

Sunday, October 1, 2017

Angel Investors

天使投资
"矽谷天使林富元的投资告白", 詳述他四十年的投資實战经驗,教你如何找趨勢賺大錢. 厚厚三百來頁,洋洋灑灑,妮妮道來,很是有趣. 不过很多细節略去不少,对有實戰經驗的人來說,也許有隔鞋搔癢之感. 对没有實戰經驗的人來說,卻是意猶未盡, something is missing.天使投资 (Angel Investment) 和正式的 Venture Capital (VC) Investment 尚有一大差距,但比 TV 的 Shark Tank 則又更進一步,不可等閒視之. 什么是天使投资? Angel Investors are individuals, often successful business people,who are investing their own personal funds into a potentially rewarding business opportunity. 從這定義,則 VC 和 Shark Tank 皆可通用,但通常 VC 是比較大的投资,大多以公司型態出現. Shark Tank 則以小投资在 TV 媒体出場,具有速成投资和廣告效果,也可說是天使投资的新变体 (mutation or new variation).

林先生的天使投资從七零年代的盲目投资到八零年代的屡战屢敗,再经九零年代的漸入佳境,至零零年代的黄金收割,就像一幅人生寫照,可說是他的半部人生歷史. 從藝術和大自然的的观点,也很像是 Vivaldi 或 Glazunov 的四季,從冬天的凜烈寒風,經春夏到秋天的豊收時期. 他提到的一些著名矽谷 Angel Investors 有下面幾位: Peter Thiel, PayPal Mafia, Jack Dorsey, Esther Dyson, Kevin Rose, Mitch Kapor, Marrisa Mayer, Ron Conway, Chris Dixon, Reid Hoffman, ... 這些是比較大的 Angel Investors, 像 Peter Thiel, Esther Dyson, Ron Conway, Reid Hoffman 皆赫赫有名. 普通小規模的 Angel Investors, 在矽谷不少. 据我所知,大凡高科技公司的 CEO 和 Senior VP,在公司賺錢後,皆因 stock options 的 exercise 或 bonus 而加入天使投资的行業. 大部分工程師雖有 stock options,但数目不大,大部分没到 critical mass 的標竿,祇能在房地產方面做小额投资. 至於 TV 的 Shark Tank 是一種新型的天使投资,但大部分限於 consumer product ideas, 经过幾分鐘的 presentation, 和幾個問答就决定投资的最後決定. 這種 business deal 看起来實在草率而不合乎健全的投资準則.

這本書在 Part 3 提到 '誠信'是創業家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誠信乃 'Integrity' : adherence to moral and ethical principles; soundness of moral character; honesty. 林先生提到一些偽创業家,奪權的 CEO, 中飽私囊的中間人等等,這些都是比較是非明顯的例子. 有些比较模擬兩可,在中間遊走的例子,在矽谷很多. 如 Apple 的 Steve Jobs, Oracle 的 Larry Ellison, Borland 的 Philippe Kahn, Avanti 的 Gerald Hsu (徐建國), ... 太多例子,讓人不敢相信 Integrity 的用處. 尤其 Integrity 和 Honesty 有多少直接関係讓人思索萬分而不得解答. 像 Steve 和 Larry 成功了以後,他們以前的坏点子或 bad behavior 都给人淡忘了. 至於 Gerald 失敗後則给人一個很差的的印像. 話雖如此, Avanti 公司雖然失敗,但 Gerald 还是賺了不少錢,在以後的日子,也一樣在 industry 和 VC investment 遊走無礙. 林富元說 Avanti 是九零年代,他的第一响炮,意外地開啟了後續一連串的成功. Ironically, Avanti 就是在抄襲 Cadence Design Systems 的 CAD 軟体不慎,連 error message,也錯得一模一樣,在法庭上實在很難辯護,敗訴乃不可避免. 雖然如此,林富元最终还是從 Avanti 回收二十倍的回報率. 由此可知 '誠信' 和 Angel Investment 並没有什麽蛛絲馬跡的関係.

由'誠信'的討論,林富元提到一件讓人震驚的事,那是'華人的龐氏騙局'. 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和 2008 年 Bernie Madoff 的 scandel 有典曲同工之妙. 以前聽到 Madoff 詐騙猶太同胞的血汗錢,数目驚人,達五十多 billion 之多. 這個 '華人的龐氏騙局'雖没那麽大手筆,其他部分則是翻版,唯妙唯肖. 讓人跌破眼鏡的是居然有這麽多的華人 Angel Investors 落入塵網中而不知觉. When they found it out, it was too late. 照理天使投资工作十幾年,怎麽會对某些 hedge funds 或高回收率 (30%/per year) 的 investing scheme 有信心呢? 至少 proposal, paper, data, 投资方案需要詳查. 這位華人龐氏騙子 胡其正 就和 Madoff 一樣,有本事信服這些有錢人,說他有本事做高回報的投资,但细節不能公開. Madoff 曾做过 Nasdaq 的高階主管,也許可信服某些人,但胡其正則没有什麼 track records,居然也能把一大批 angel investors 蒙在鼓裡,耍来耍去,讓人啧啧稱奇. 林先生在此並没解釋為什麼在投资前没细查或经 angel investment 的 due process. 祇是說笨到丢了幾百萬,才去 FBI 告發. 經过八九年的訴訟才将胡其正判坐牢十二年. 所损失的投资則一文也拿不回來. 當然 Angel Investment 有賠有賺,勝负乃兵家常事,不过胡其正這椿騙局和 Madoff 的大騙局真是太像了,連時間都幾乎是同時,叫人驚嘆大骗子到處都有,中西不分. 更令人深思的是想 'Get Rich Quick' 的贪念也中外皆然. 林先生又說真正的天使投资人有時候說難聽一点就是有一點 '賭性堅强'. 這種信念並不是不好,不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还是要小心為妙.

嚴格說来,Madoff 和胡其正的騙案是一種 Ponzi Scheme,早在 1920 年代由一位 Charles Ponzi 首先發難,他是利用新投资人士的钱來付已经投资者的高回收率,並没有把錢真正投资在正常金融的系统. 所以一定要一直有新的投资者参加陣容,這就有点像金字塔,要有很多下面的人去支持上層的投资者. 麻烦的是有那应一天,居然没有足夠的人新来加入,那時金字塔就會塌下來,其结果就是最高階属的人携款捲逃,消失無踪. Madoff 的 scheme 能持久主要是侧重 charity foundation organization, 祇要這些大号顧客 reinvest the profit, 就是没有新的投资人也可應付.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 碰到 2008 年的 market crash, 一些慈善投资机構也要提款救他們的急,反正家家有一本難念的經. 等到要提錢的人超过 critical point, 金字塔非倒不可. Madoff 撑不住,胡其正也一樣. 最终结果也都一樣,大家興訟,一個判 120年,一個判 12 年,大概和騙錢的数目成正比. 最吃虧的是這些投资人,很多是天使投资專家. 他們如果不是 greedy 就是大意失荆州. 他們的投资一向要求 20-30% 的回報率, 這都是要幾年的工夫心血. 现有现成的高回報率,每年投资就可達到目的,怎不令人吃驚. 說不定还會保守秘密,不告訴別人,自己找錢或借錢再投资---too greedy, 太贪心了.

看了幾年 ABC 的 Shark Tank,好像這些投资 guru 很少賠本,也許 TV 總是 show the successful stories, 說不定 bad new 就不報或 ignore. 很少投资是100%稳賺的,除了很低收報率的銀行存款帳戶或 CD account. 雖說如此,Shark Tank 的這些 guru 真是幸運的一夥人物,有這麼多人有新点子,自動找上門來,你就說 yes or no, 然後開始賺錢. 以前一陣子我就觉得怎麽没有别的 internet program 来和他们競爭. 果然最近已经有一些很像 Shark Tank 在互联網出現,只是缺乏 TV 節目的的廣告效果. 可以预测的是未来的 VC 和天使投资皆會受到不少的衝擊. 就像 Amazon 一樣,互联網在投資市场上,將有很大的影响力.

Tuesday, September 5, 2017

Scotland

The population of Scotland is about 5 million, less than 0.07 % of the world population. However, in history, it creates many brilliant thinkers, scientists, inventors and other scholars and industrialists. Historically, they are under the influence and control of English people. The movie 'Braveheart' documents one tragic chapter of the Scottish history. It tells the story of the legendary thirteenth century Scottish hero named William Wallace who rallies the Scottish against the English monarch and Edward I after he suffers a personal tragedy by English soldiers. It seems they have not been very successful in gaining political independence. Lately, there was an opportunity in 2014 for them to become independent by referendum. They voted 'no' to the referendum, 55%-45% split. In other words, a little less than half of them are for the independence, a split society indeed. It seems the economic factor is more important to Scots than the independent political state. Ironically, in 2016, British voted to exit EU which seems to oppose the will of Scots. History is unpredictable and uncertain. We don't know whether Scots made a good decision but we know they will bear the consequence of the decision.

It is worthwhile to mention som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ersons to our civilization from Scotland. Since we can't list them all here, I pick only six of them.

Adam Smith (June 16, 1723 - July 17, 1790)
Born in Kirkcaldy, Scotland.

He was the first to present a systematic theory of economics in his book 'The Wealth of Nations'. The full title is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The central idea is that the seemingly chaotic free market is actually a self-regulating mechanism that automatically tends to produce the type and quantity of goods that are most desired and needed by the community. Since then, Adam Smith has become the father of capitalism. It ruled and influenced the world economy for more than 200 years.  Adam Smith picked the right time to be born. The publication of his book was 1776, the time of American Revolution and almost the same time when James Watt invented the Steam Engine. British businessmen, as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progressed, recognized the validity of Smith's doctrines, discarded mercantilist restrictions and privileges, and in the 19th century developed Britain into the world's wealthiest nation.

With the challenge of socialism and communism, even today the capitalism continues to dominate the world economy and market.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in 1990's and the recent economic transition in China prove that communism is simply no match to the system of capitalism. The impact of Smith's ideas and his book was so great that few would deny that Adam Smith richly deserves the title of "Father of Modern Economics."

James Watt (January 19, 1736 - August 25, 1819)
Born in Greenock, Renfrewshire, Scotl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is a monumental event in our civilization. It started around 1768 about the time James Watt invented a steam engine. After this, the limitation of the power source was removed, not limited to the river bank or windy seashore. Human being was able to move the steam engine anywhere he wants and increases the industrial productivity tremendously. Steam engine also made locomotive and train possible. Even today we sometime stand before a railway track to watch a locomotive hauls more than 100 cargo boxcars and streams along a railway track. It is mind boggling. The steam engine eventually moved on to power ships and created a new kind of navy. The sea power became a potent tool in the 19th century. This also made western world the upper hand in world politics. Within just a few decades, the steamboat and the railroad were to revolutionize both land and water transportation in the world.

Strictly speaking, Watt was not the first person to have the concept of steam engine or build a steam engine. However, his work and improvement on some existing model such as Newcomen's device were so important that it converts a not very useful device to an instrument of industrial workhorse. The world is never be the same when steam power replaces muscle power. He is honored in the world as his name is used as the unit of power, Watt. Even today the electric power is replacing mechanical power, people still use Watt as their usage of electricity. Power is the rate of energy or work, it doesn't matter what kind of energy it is. James Watt is truly a powerful and influential person in our civilization.

James Clerk Maxwell (June 13, 1831 - November 5, 1879)
Born in Edinburgh, Scotland

Maxwell was a genius in mathematics. While he worked on problems on physics with well known scientists such as Gauss, Faraday, Ampere et al, he was able to synthesize the known results and some new findings to come up with even newer mathematical equations. He is best known for his four Maxwell Equations which expresses the basic laws of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All the previously known laws of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can be derived from his equations. From the equations, Maxwell was able to predict a new kind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EM wave) and calculate its speed. He then boldly predicted the light is a kind of EM wave as the speed of light is the same as that of EM wave. The idea was so new at the time as the EM wave has not been discovered yet. Heinrich Hertz later confirmed and detected the invisible waves as Maxwell predicted. This led to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tarted by Guglielmo Marconi. His equations basically unifies the field of electricity, magnetism and the optics. Maxwell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the greatest theoretical physicist in the whole interval between Newton and Einstein.

Maxwell also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in the study of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He worked out a formula (at any fixed temperature) which specifies what fraction of the molecules of a given gas will be moving at any specified velocity.  This formula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many other branches of physics.  Ludwig Boltzmann was much influenced by him in the work on transport phenomena. The formula is called 'Maxwell Distribu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theory is that even we don't know the behavior of each molecule of the gas, we were able to figure out and predict the behavior of the gas as a whole.  This intriguing concept is like the study of evolution.  Although species go through a lot of mutations and random events, the environment and living things as a whole can be studied and predicted with certain degree of accuracy without the interference of emotion and faith.

Alexander Graham Bell (March 3, 1847 - August 2, 1922)
Born in Edinburgh, Scotland

Bell worked and invented the telephone. The device is used so widely and have had a tremendous impact upon everyday life. The telephone becomes a major communication device in our society. Bell Telephone becomes a great success and enterprise in the world.  However, Bell's original interest was in the reproduction of vocal sounds to help the deaf.  His wife was a deaf girl whom he had formerly tutored. Bell's research and work on helping the deaf led him to the invention of a device which created a tremendous application and market in the industry.

Bell filed a patent application of the invented device in 1876. Interestingly, Elisha Gray also filed a similar patent claim on the same day but at slightly later time.  This created a lot of confusion later and several law suits followed.  When time went by, Bell Telephone faced more than 500 law suits concerning to the validity of the patent claims. Bell himself decided to leave the company in order to focus his time on other work instead of attending the law suits.

Even today with so many new development and inventions, most of them revolved around the concept of telephone. Mobile devices used widely today are basically a personal telephone with all bunches of applications built around it. It is interesting to see the incorporation of audio (phonograph), video (movie), computer and other business or personal applications onto a mobile phone which essentially the same as the one invented by Alexander Graham Bell.

James Hutton (June 3, 1726 - March 26, 1797)
Born in Edinburgh, Scotland

Hutton is truly a naturalist. The earth becomes to him transparent. Everywhere he sees significance, harmonies, laws, chains of cause and effect endlessly interlinked. He originated the theory of uniformitarianism, a doctrine of uniformity, a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geology. He also advocated uniformitarianis for living creatures, an evolution in effect.  He even suggested natural selection as a possible mechanism for living things. Darwin used to spend some time in Edinburgh and might pick up the idea from Hutton.

Hutton is the father of Modern Geology. With his 'Theory of the Earth' he challenged existing ideas about the age of the earth. He places strong emphasis upon the time factor, the vastness of the geological eons necessary to accomplish the 'system of decay and renovation'. As Newton had widened man's conception of space, so Hutton enlarged his conception of time.

Hutton was more than a geologist. He was a philosopher who believed that all activities that make humanity what it is and suggest, with blended hope and despair, what it might become, are inexorably geared to the earth. As Copernicus opened the new heavens, so James Hutton revealed the new earth.

Alexander Fleming (August 6, 1881 - March 11, 1955)
Born in Lochfield, Scotland

Fleming is the discoverer of penicillin. He made the great discovery in his laboratory, a cultures of staphylococcus bacteria was exposed to the air and became contaminated by a mold. He found that the mold killed bacteria. He showed the similar substance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many other types of harmful bacteria. He called the substance penicillin.

Fleming published his finding in 1929 but drew little attention at the time.  He continued working on the project with progress but not good enough to qualify as an effective drug for human use.  It was until the Pearl Harbor Attack during WWII, some other researchers used the research funds supported from the US and British government to purify and mass produce penicillin and use it effectively on the field as an antibiotic medicine. By the end of 1945, the uses of penicillin spread all over the world and save many many lives. The discovery of penicillin has indeed changed the world of modern medicine by introducing the age of useful antibiotics.

It is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Fleming's incidental discovery of Penicillin is similar to Wilhelm Roentgen's discovery of X-Ray and its use in the field of medicine. They are not the intended research project. However, 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 of the finding creates a new application that extends far beyond the expectation.

Tuesday, August 1, 2017

Animal Migration

每當春秋之季,我們仰天观看,藍天白雲,無际無涯,這時我們常會看到一群一群的候鳥,展翅飛翔,分列有序,在高遠的天际,一字或人字排開,悠雅翱遊,極具藝術美感,令人遐想不已. 這時詩人雅士常感興而賦詩作詞,大地人間,渾然天成. 

在欣赏這些自然現象之餘,我們不禁會問為什应這些鳥類有這種閒情逸緻,享受鳥生? 說不定牠們的智慧比人尚高一等.  可是根据動物生態学的研究,發现這些鳥類,大部分是為了求生存而做的遷徙擧動,絕不是一般文人雅士的即興解釋和詩意的創作. 有些鳥類飛行千里,翻山越洋,不分晝夜,还有因天氣関係,其長途遷徙飛行不像放假旅行,倒有点像美國西部 wagon wheel journey,必须任勞任怨,分担風險.

為什么鳥類要跋涉千里,做這種高難度而又危險性的遷徙? 仔细一想,我們看到的鳥類,主要是牠們能高飛,故很容易被我們查觉. 其實其他物種如魚類 (Salmon),兩棲類 (frog),爬虫類 (tortoise) 以及哺乳類甚至昆虫 (ants),大都有群居遷徙的現象. 比如 Christmas Island 的紅蟹,加州的 Monarch Butterfly, 非洲的角牛(Wildebeest), Mexico 的蝙蝠皆有每年的 migration movement. 至於人類,很多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每年皆遷徙各地,這也全可歸類於 Migration. 就是農業社會也在戰乱或飢荒時期,常有大規模的遷徙或移民活動. 以上這些观察可以给我們一些结論,大規模的遷徙活動並不僅發生在少数的物種,而是在生物界中很普遍的現象. 

既然如此,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麽有這麼多的物種要選擇這種费時费力的生活方式? 我想最好的解答也許可以從人類著手. 當初民開始在地球上出現,其生活方式和其他哺乳類差不了太多,主要是獵食和蕃衍子孫後代. 當他找不到獵食時,他可能就為生存所需而做遷徙. 其目的是要找到一個地方,有比较多和比较好的獵物,他才有機會可以生存下來. 在人類文明尚未進入農業社會以前,人数的生活方式是 hunting 和 gathering. 這種生活方式常是和 migration 有直接関係. 一直到人類社會進化到農業社會,尚有一些北方民族,因為氣候寒冷和農作物的缺乏,一直停留在遊牧時期. 在中国古代的北方,如匈奴,鲜卑和羌人皆是蓄羊,逐水草而居,年復一年,就像我們看到的非洲角牛一樣.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解釋,這是物種求生存的演化鉄則,可以達尔文的演化理論拿来充分解釋, 那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Migration 基本上是  process of feed, breed and survive.   If a species doesn't survive, it extincts and becomes a don't care on the earth.  Migration provides a method or way for some species to survive.  Since flying is one of the best way to migrate, the birds are common in using it to their advantage.

舉一個例子,北極燕鷗 (Arctic Tern) 以其長程遷徙聞名:
 
北極燕鷗體型中等,一般長35公分,翼寬80公分。其羽毛主要呈灰色與白色,鳥喙和兩腳呈紅色. 夏天牠們在北極附近生長和孵育幼子,等晚秋到時飛往南極,到北半球冬至時,正好趕上南極的長畫和夏至,再快快樂樂的过一個長畫的夏天. 北極燕鷗會照料和保護大部分的幼鳥和長期扶養牠們,並幫助牠們飛往南方過冬。北極燕鷗壽命很長大部分可活上20-30年。牠們主要吃魚和水生的無脊椎動物。此物種數量大約在一百萬左右. 以前有一陣子,牠們被捕殺以製女人帽子的羽毛材料. 時过境遷,牠們現在是被立法保護的鳥類之一.

牠們每年從北極的繁殖區飛往南極,然後半年以後再飛返北極。這一個來回各兩萬公里的遷徙旅程 ,令這種鳥每年能看見兩個夏天及全球所有動物每年所見過最多的白晝。换句話說,這種鳥類或物種有選擇最佳的季節做為牠理想的生活環境. 另深一層,居然有選擇白晝的生活環境,與黑暗道别. 有這種能力的物種除了鳥類外,似乎不太可能.這兒似乎會有人發問為什麽上帝造人没想到這些. 人既不會飛,更不會像北極燕鷗一樣,有充分選擇白天的能力. Is this an intelligent design of man from God?

在地球上,鳥類的 mobility 最高,很多鳥又會潜水捕魚,會游泳的鳥也不少,在陸上棲身築巢. 想來物種能夠海陸空面面顧到,最有可能控制世界的應該是鳥類. 可是說了半天,為什麼終究人類佔了上風? 人類的頭腦和双手是主要的原因. 雖說双手萬能,但双手不能飛,這时頭腦出來救急,發明了飛機和相関行業. 尚有一事必须注意,凡是會飛的動物,体型皆小,不能太重. 就是恐龍型的飛龍,也是比較轻巧的恐龍,像暴龍和梁龍,能夠飛的机會接近零. 以此观之,一般鳥類的体形幾乎不能和哺乳類相比. 這也許是鳥類不能控制世界的原因之一.

另外舉一個例子,東非動物的角牛 (wildebeest) 大遷徙:
角牛主要食物为青草和嫩枝,七月到九月是非洲旱季,角牛为寻找新鲜草料,不得不遷徙,在長達近三千公里的非洲大遷徙过程中,危机四伏,困難重重,大约会有二十五万只角牛死去,但角牛依然樂此不疲,新生的小角牛都会加入往返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之间这永无止境的循环,聚众长途跋涉,涉水遷徙。从每年的十二月到第二年的五月之間,非洲的食草動物们悠闲的生活在塞伦盖蒂 (Serengeti) 國家公园的保护区内。这里有着丰美的水草为它们提供了足够多的食物. 从每年的五月中後期開始,非洲塞伦盖蒂国家公園就迎来了它的旱季,在这期间,公園的水草不能满足大量食草動物们的需求,所以牠们開始向塞伦盖蒂的西北面遷徙,只为追趕青草和水源。每年的六月是非洲動物们的哺乳期,这个时候,大量的小角牛会诞生在遷徙路上,所以動物大遷徙对这些小生命绝对是非常有难度的。到了每年的 七,八月,持续的乾旱嚴重的威脅到了動物們的生存,所以大量的動物纷纷越境,穿越马拉河 (Mara River),来到马赛马拉 (Maasai Mara),这樣的情况會一直持续到每年的九月。從十月份开始,非洲的塞伦盖蒂大草原重新迎来的雨季,在雨水的滋润下,青草開始返青。同时面积只有塞伦盖蒂约十分之一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并不足以维持数量庞大的食草動物们。所以動物们又開始從东线南遷到塞伦盖蒂,整個过程大概持续一個月的时间。基本上结束要在每年的十二月。這時動物们回到了家園,开始繁衍後代,修养生息,逐渐補充在路途中失去的同类数量,为明年做準備。有趣的是這樣的長途遷徙是一個顺時针方向的圆形旅程, 如是年復一年,只要環境不变,這些角牛就能夠一直保持這種遊牧的生活,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survival with self sustain style.

除了人類以外,你如果問這些遷徙的物種,牠們生命的意義是什麽? 牠們一定不了解你的問题是什麽或有有什麼意義. 对牠們來說這整個过程就是'生存',生存本身有什应意義,对他們來說是没有什麽意義的命题.  從廣義來說,人是動物的一種,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情况讓他能獨樹一幟,脱出演化的範筹. 人類祇是在思想上有比较進化的程度,能夠做些理性的思考或非理性的胡思乱想. 這时他會忽然想到生命本身是否有什么目的和意義? 可是他百思而不得其解,祇能逞一時之快,自作解釋來满足他的自尊和自大的心理. 於是生命的意義就和宗教一樣,千奇百怪,各說各話,完全不是科学领域的話题. 歸根结底,生活的目的和生命的意義全是裝在人類的腦袋裡,和客观外在的世界並没有直接的関係.

Saturday, July 1, 2017

Desktop Publishing and 印刷術

打字机的發明使英文的使用突飛猛進,而中文一点没蒙受好處. 一直到 上世纪 90 年代才有比較好的 PC 中文手寫板出現. 至於以拼音方式的輸入法, 則以英文鍵盤和英文字母為工具, 完全背離中文的基本体系,這是中文在语文应用上的失败 (defeat). 我們這一代在受教育时首當其衝,受到影响很大. 在我們寫博士論文時,在最後完搞,很多人考慮把這事交給 professional 最後清單交槁. 我卻選擇了利用 IBM Selectric Typewriter, 自己完完整整的打印出來. 這種打字机可以換打字頭,像個小高尔夫球 (golf ball), 可以打科學和数学的一些符號和程式,雖然速度不是顶快,但準確度很不錯. 加上自己在中学時自己学的打字技巧,可以平均打三十個字,每字平均五個字母,所以工作並不太難,反而覺得 IBM Selectric Typewriter 真是神奇而好用.

1970 年以後, microprocessor 科技當道和 personal computer 的發明,使得 Word Processor 和 Spread Sheet 科技突飛猛進. 尤其是在 word processor 方面更是奇皑突起, 幾乎每個月就有新的程式出現,如 Word Pro, Word Star, 123, Jazz, Word Perfect, Microsoft Word, ... 目不接暇. 一直到 80 年代底,祇剩下幾家留下來,颇像以前汽車工業,從戰國纷爭到後來剩下三四家. 到 90 年代初,終於 Microsoft 的 Word 獨霸四方. 這其實不是微軟的 Word 有超强的能力,而是微軟以其公司背後的 momentum 和 marketing muscle.

從 70 年代末期,終有 Daisy Wheel and Typewriter Printer 開始和 IBM 的 Selectric 打字机 競爭,因為 Daisy Wheel 設新新穎而簡單,在速度和维修方面领先,尤其是價格方面更是有利. 加上80 代末期, Laser printer 的出現和發展,使得另一新行業出現,那就是 Destkop Publishing. 可這兒有一新点子,那就是 laser printer, 而没包括 typewriter. 忽然間 打字机不見了. 其實不是不見了,它祇是变成了 PC 的 input keyboard or input device, 而不是打字机了. Stand alone 打字机 somehow 被打入博物館,這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它和 1972 年 HP-35 Scientific Calculator 把 Slide Rule 送進博物館如出一轍. This is the way technology changes the way we live. 我們這一代學子就是活生生經歷过的—些社會進程.

我們從學生進入社會,在大小公司做事開始人生打拚,為自己人生和社會做出贡献. 第一件事就是公司内的交通,信件交往. 這些文字信件大都交由 department 的秘書打好放入 Correspondence bag or holder, 寄出到各部門的人員或同事. 每個信件皆经过秘書,有时很烦,因為它费时费事,碰到秘書不在,而你有急事,可就呼叫無門. 這是 70 年代的公司行情. 到了 80 年代中後期,這些事皆可在 PC 和 laser printer 完畢,無须秘書参與. 這对於我們工程師来說是一大福音,再也不必麻烦秘書小姐,直接 desktop publishing 完事,放入公事袋寄出 department, 赏心樂事, 高科技真讓人心曠神怡,把酒臨風,暢談世事. Desktop Publishing 在公司交通及私人信息來往又往前踏一大步. 這使人想起幾百年前的印刷術發明,对後代文明的影响. 

中国的雕版印刷在唐代已经流行印製佛經. 到宋代初期,畢昇發明活字印刷,雖不是金属活字,不太耐用,但卻是一大進步. 可是很奇怪,這發明並没有馬上被廣泛應用,反而雕版印刷一直流傳幾百年. 其原因是中文文字的限制使然. 中文常用字有幾千字,活字版的印刷成本是很大的投资,而且排版,查字更是費時,要流線式的印刷流程比较困難,反而用雕版的老舊技術比较省錢. 可是畢昇的發明终究慢慢傳到朝鮮半島,日本,还经絲路傳至阿拉伯世界,從俄國傳到欧洲. 這火花終於在德国的 Mainz 大放光彩. 主要原因是這種活字版印刷很適合於字母的語言结構. 欧洲大部分語言皆源於腓尼基人,其字母数量皆在三十以內,最適合於活字的應用. 祇要低於三十的活字,可廣泛生產,編排簡易. 古腾堡 (Gutenberg) 應用金属合金,活字耐用. 加上他利用先進的油墨技術和製酒的压榨机,完成一線式的印製流程,有如 Ford 生產 Model T 的汽車生產線,這是中国印刷術缺乏的流程. 但有一事和中国一樣,活字版最先的應用是在宗教方面, Gutenberg 的第一印刷是德文聖经,中国雕版印刷和泥活字是用來印佛經和一些佛教的信息. 中西方印刷術的發展最不同的是印刷速度和傳播廣泛的影响. 從古腾堡在 1454 年後的聖经,欧洲的印刷行業風起雲湧,以沛然不可抵禦之势,席捲全欧,直接促成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這兩大驚天動地的文明事件. 由於這種资訊的普及和度泛運用,使得欧洲的中產階级發揮其对社會的影响力,再也不是宗教人士和少教统治階级的專利. Knowledge is power and printing press is the vehicle of knowledge. 

中西方的印刷術对人類文明的影响力有何不同,可於下面這事見之端倪. 根据一些 Top 100 Ranking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ersons in History 的资料,在古騰堡發展的印刷術之前五百年,祇有寥寥三,四人上榜, 可是在他發展的金属活字印刷術之後的五百年,居然有近七十位名人上了百人榜內,可見古腾堡的印刷術,其影响之深遠非常廣泛,而他本人也被列入前十大名人榜之內,永垂不朽. 反观中国的活字印刷一直停滞不前,等到明清時期,才由欧洲輸入的更新古腾堡的印刷流程,可是清朝時期,中国的印刷書籍还是遠不及十八世紀的欧洲.

高科技發展到 90 年代, 互联網技術的應用終於普及而成世界網路,所有信息皆可儲存数位於电子記憶,書本的印刷变成次要的工具,從此以後所有訊息皆可以網速流通全世界,造成 instant or real time communication. 於是像銀行界,投资界,理財界, ... 全以嶄新的姿態,以高速的流程完成以前夢想不到的結果. Internet 和 Digital Age 不但影响到書籍印刷,也影响到音樂和繪畫. 所有這些訊(信)息皆可以 binary data bits 儲存於电子記憶. 它所佔据的体積幾乎為零,其影响力幾乎是超乎我們的想像力 (beyond our imagination). 現今世界正以高速向前,猛力追求人類二十一世纪的嶄新文明. 在五百年內究竟能有多少人拼進人類百大名人錄,請我们子孫拭目以待.

Thursday, June 1, 2017

達尔文演化論的影响

科学的研究和發現一直提供人類新的智識和解答一些以前不能解釋的現象. 舉凡下雨,打雷,閃電,虹霓等現象的科學研究皆能取代以前的一些宗教解釋. 人類宗教幾千種,在社會科学的進步中,有的修正教義, 继續生存,有的不能自圆其說而慢慢消滅. 有些宗教則在修正中,固守某些教條而不得不反对科學的新發現. 這種矛盾的現像說明了人生的重要性在那兒,宗教重要还是科學重要? 在一個宗教不太重要的社會如中國,這顯然不是問题,而在欧洲美洲和中東,因為基督教和回教的影响力很大,人們便會对科學採取某種或適度的反对態度. 從 1859 年到現在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宗教和科學陸續在法庭或政要机関較量,猴子奇案, Intelligent Design 陸續上演,有增無減. 但有一現象恆久不变的是隨著時日推移,到後來總是科学後來居上,到底理性的推演到後來總是戰勝了人類的固執和無知. 這雖是恆常易解的道理,但在平常的社會裡卻有那么多的智識份子皆落入此塵網中而不知自拔,卻是令人失望而氣結. 要理解這奇怪的現象,首先要談談達尔文的一生和其傳奇性的研究生涯.

達尔文出身名門,但小時了了,並無特異功能, 16 歲進 Edinburgh 大學念医,但他趣味全無,祇好轉學 Cambridge 大學念 ministry (神學).  可是他对宗教一樣興趣缺缺,不時花一大堆時間捕捉昆蟲和收集礦石,並結識兩位植物學和地质學教授. 後來由於這地质學教授 Sedgwick 的推薦,應聘為 Beagle 船上的博物學观察員. 從 1831 至 1836 的五年,他隨船從欧洲,南美洲到澳洲,大量採集生物標本和地质资料. 在他所經歷的地方,使他印象最深的是南美西海岸五百里外的 Galapagos Islands. 這些小島渺無人煙,時日久了,連小鳥的嘴巴結構,因時日長久和環境適應而变成特異的物種. 達而文在這些小群島中,观察到的奇景,加上先前在南美大陸所看到的很多跡象和资料,使他心中醞釀已久的演化論观点慢慢成形. Beagle 号在 1836 年回英國後,達尔文就開始記下有関演化論的種種资料和見解,這是他的大作 ‘物種原始’ (The Origin of Species) 的濫殤. 由本來 35 頁到 230 頁, 他提出 '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 的基本演化法則,在 1959 年發表. 從此以後,擧世震驚, 在科學界和宗教信仰產生軒然大波. 在科學方面,擧凡生物學,生態學,地質學皆受到正面影响而大幅進步. 同時人题學,社會學,政治科學和经濟學也大受影响. 而宗教信仰則有负面影响,導致宗教和科學的对立. 這些影响一直到現在还在進行. 在各類科學的發展中,進展神速. 宗教則苦無对策,一直想找出一些消極的替代品如 Intelligent Design, 想辦法在科學教育中插入新課程和 Evolution 平行教育公民. 可是這些对策,成绩並不太好. 麻烦的是這一些宗教的基本份子不知道這是無法挽回的事. 他們應該致力於宗教信仰的私事而不是干预正常教育的公事.

其實科學和宗教之爭執這不是第一次,早在 1543 年以前,哥白尼 (Nicholas Copernicus) 就創新的’天体運行論’ (On the Revolution of the Celestial Spheres). 因為怕和教會爭執,一直没公開出版,直到他逝世後才印行. 在以後的兩百年内,他的理論一直受到打壓. 從 1616 年後更被列入禁書之列, 足足兩百年之久. 在這期間,最著名而殘烈的是 Giordano Bruno 和 Galileo Galilei, 一個被火刑,一個被一生軟禁而不能發表自己的意見. 一直到 1835 年後,基督教會才開始解禁這些壓迫。 這也是在人類文明的理性開明時代之後的日子. 好像祇有時間才能真正沖淡宗教上的一些異見,或是需要幾代人間世才能化解宗教加在人生的桎梏.

在哥白尼之後一百多年,另一科學巨人牛顿在力學上对宇宙天体做了另一次詳盡的探討,加上微積分所發明对宇宙的認識有一番更新的認識. 牛顿也花一些時間做Bible 的研究和探討. 雖然他在力學和光學有很大的成就,但其宗教的研究成绩幾乎為零,随時日被人遗忘. 這一波科學大進展時,大眾已经認同了地球繞日的學說,故牛顿的影响对宗教並不太重要.

達尔文的演化論是同等级的第二波影响理論,它的打擊和影响力正如第一波的’天体運行論’一樣. 可是這次是对人在宇宙中地位的直接探討. 地球在宇宙的地位已被征服,這次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被强有力的搖撼. 可是人們並沒有從厂史中取得教訓. 他們現時的反映和反擊和五百年前的反應如影隨形,一点也没改变或醒悟. 仔細想想,現在有多少人还相信太陽繞地球轉的學說? 我們有理由可以相信在幾百年後,人們會相信並認同演化論的學說,就像現在大部分世人皆認同哥白尼的地動運行論. 達尔文的演化理論使人類更清楚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並認清也許有一天會被另外的物種取代. 他的’物種原始’中的精義:’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已经变成日常用語,成為大眾生活中的潛意識, the second nature.

話說如此,但也有少部分宗教人士已開始做些理性的修改,雖不是完全承認演化理論,但也開始接纳生物的基本演化观点. 其實宗教不必殭化到一定要承認经典或聖經的百分之百真確性. 一本在幾千年前寫的書怎麼可以完全無誤地用來解釋和担保人類在以後幾千萬年的福祉. 宗教人士其實可以信神和演化論,認同演化論也是神的創見或其自然發展的结果. 這比反对演化論要聰明且高明得多. 各類科學運用理性一直往前進展,誰知何时又會有一新理論和宗教經典大異其趣. 既來之则安之, 宗教信仰最好是要接受科學的啟發,而這现象可說是用來証明上帝的偉大智慧. 唯有這種認識和智慧方能保障宗教在未來的社會裡,提供人類更有利的福祉.

Thursday, May 4, 2017

網球與我 - 体育與人生

第一次拿拍子打的球是乒乓球,那是小時候最時髦的運動. 桌子小,場地小,拍子也小,最適合於小學生的運動. 不过小學時最普通的校际比赛是躲避球,這是大規模的团隊比赛項目. 當然足球和棒球也很盛行,尤其日新國小的足球隊颇富盛名. 吾友高政雄参加校隊,踢边球,速度快又踢得準,看之非常过瘾,總之在我畢業以前兩三年,日新總是台北小學的足球冠軍隊. 到中學,忽然間领教到橄榄球. 球不是圆的而是像橄榄一樣,在天空中飛行很正常可是著地後,它往那边跑,祇有老天曉得. 那時混沌學才剛上科學领域,連它也派不上用場. 初二時,興之所致,在大操(沙)場開始经驗這新東西. 幾天下來倒是很好玩,但跑起來很辛苦很累,加上規章还滿複雜,球又很贵,想想还是足球比較實在,橄榄球还是讓高年级的學生包辦吧. 我曾经花一段時日看他們練習,發覺他門大都很嚴肅,绝对不是我們平時嚼橄榄那种態度. 想想建國中学的橄榄球隊,叱咤風雲十幾年,不是没有道理. 有一陣子我常去新公園看橄榄球赛,台大,英專,鉄路,開南,很多不同的校际和工業隊,是一種很精彩而不花錢的享受. 我個人在初中時和大部分同學一樣,試很多種運动项目,其中包括跳高,跳遠,足球,排球等等. 有一陣子还滿顯威風,後來卻發現大部分同學發育得比我快,於是体育对我來说祇是弱项,個子和体力都不如同班的同学. 總体说來,体育在我的中學生涯是很平凡而且不太光輝的项目. 到了大學後,才開始想到以後的人生,應該選擇那些運动可以参與並且享受和達到運动的目的. 乒乓球當然是其中之一,但它是室內運动. 所以開始想到網球. 那時宗元兄也有類似的想法,於是我們一拍即和(合),開始練習軟式網球,這軟式球,轻而不太费力,可說是乒乓球到硬式網球的合理演变. 總之在台大的日子,在運动方面,没什么可說,就祇有学到对網球的興趣. 當時謝清榮是網球好手之一,可是我没和他交过手. 時过境遷,來了美國之後,在 SMU 看到網球校隊,颇富名氣,有一陣子尚舉行国际友誼赛. 有一次居然在 Coliseum 看到幾位有名的澳洲網球名星, 如 Rod Laver, John Newcombe, Tony Roche, Roy Emerson, Fred Stolle, Ken Rosewall and ... 真是大開眼界,真正的世界级網球名星就在眼前活龍活現. 從此以後我就很自然的從软式網球進軍到硬式網球. 到專賣店裡買拍子,球衣,球鞋等等,開始在學校附近的公園和一些印度同學開打. 硬式和软式大同小異,可是打法不同,尤其是 backhand 打法,手腕的姿势和挥球姿態大大不同. 在念博士的幾年,我的網球運動和半導体實驗居然密密相関,各盡本分.

幾年寒暑,登上打拚人生戰場,等到结婚,上就業軌道後,才又想到網球這運动项目. 當時在 Texas Instruments 和 Mostek 工作時,一些美国同事很多在週末湊在一起打網球. 於是我很自然的加入了週末運动团隊. 這些週末活動都是双打方式出演,除了少数偶而打單打外,很少有不同的活動. 大家都覺得每天週日工作,辛勤不已,在週末如不揮球幾手,真有點浪费人生. 當然每星期还要留一天和自己家人分享家庭快樂. 幾年下來,球技雖不時進步,但並没有驚人的成績. 可是在人生生涯中倒是一段值得回憶的曰子. 有件事必须一提,真正要打好球必须花時間練單打。第一在没有双打球友時你能更注意到你的缺点和花時間在上面,勤加練習,尤其是反手拍的準確和速度。勤於單打才能成為全方位的球手。

每年網球赛事主要是有四大 Grand Slam Tournament: Australian Open, French Open, Wimbledon and US Open. 世界各地好手一定倾全力参加這四项赛事, 名和錢也. 而且一定有一電視台主播赛事,尤其是半決赛和決赛一定在週末登場,讓大家看得过瘾. 幾年下來我從不缺席這最後的決赛盛事. 大底在 1965-1975 年間,澳洲選手最有看頭,名手如雲,各顯奇招,可說是網壇盛事. Rod Laver 曾在這期間拿过兩次 Calendar-Year Gram Slams, 那就是在同一年全拿四项 Gram Slam Tournament 的冠军. 這真不是简單的事,因為四個不同主辦國,四個不同的場地和不同的欢眾,一個選手在一年內不同時間要保持顶尖体能狀况實在不容易. 在男選手中,除了 Rod Laver 外祇有一人在 1938 年得到,他是 Don Budge. Rod Laver 以後再没有人複製這项盛事,况且 Rod Laver 是拿了兩次,這記錄可很難被打破. 1975 年後,欧美好手慢慢取代 Aussie, 好手如 Jimmy Corner, John McEnroe, Bjorn Borg, Ivan Lendl, Boris Becker, Pete Sampras, Andre Agassi, Rafael Nadal, Roger Federer, Andy Murray, Novak Djokovic 。。。 這些好手常主演赛事,多年不衰,的確不可多得. 最近的是瑞士好手 Roger Federer, 35 歲还拿澳網冠軍不是易事。其人温文而雅,打球不發任何怪声,真是難能可贵. 没看網球比赛的人不太了解這些怪声,但一看 Maria Sharapova 的赛事馬上就豁然開朗,百聞不如一見,因為現塲加音响,真會讓你终身難忘。 Maria 的吼声,國际聞名,但却是一種負面的雜音,有時讓你全身不舒服。打球叫声千奇百怪,有的像吼声,有的像乌叫,而且長短不一。 据我所知,没有一種是受人欢迎的。歸根結底,不出声才是正道。

在我的網球生涯中,主要是運動和個人興趣,常常想改良球技,变化各種打法,可是在這些过程中,常把以前會打的招式冷落而忘掉. 加上年纪大了,体能衰退,需要從新整理那些是該保存,那些應該抛棄. 為這目的,我不惜花费去買一個發球机, 除了平時運動外,还可找出一些新的打法,那些是適合於自己的体力和休能,慢慢找出一些適和於自己的打球法. 有時找不到人打,寧可自己一人和發球机打,按自己的快慢速度做自己每天的運動,久而久之,倒是如魚得水,非常寫意. 總之快樂人生还是要自己找,祗有你自己知道你最需要什麽. 我覺得這發球机雖有些缺點,但自己是工程師,对电机和机械的運作很熟悉,所以机器不時出毛病,也能自己修護,省時省钱又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成就感. 退休以後,這發球机的確給予我一些驚喜和享受,人生,人生!

Tuesday, April 11, 2017

希臘神話

Birth of Venus
早年上初中三年级時,老師和教官常常在抓學生看武俠小說,當時有些坐在教室後面,休型比较高大的学生常常埋頭苦幹,看小本子的武侠小說. 當時以為升学联考要好好念書,所以学校要督導. 後來一位老師点破了神話,原来他們抓的重点是黄色的武俠小說. 武侠小說不是欽定的,無所謂正版或旁门左版,所以就有一大堆以情色為主题或附题的武侠小書充斥市面. 當年初中大家開始心智成長,对很多東西都很好奇和兴趣. 我在重慶南路的書店就涉獵了不少奇書.  其實當年祗要不在学校看這些閒書,誰也管不到你,可是就有一些学生对那些不太重要的課,與其打瞌睡,不如看刺激的武俠小說. 既然学校抓情色武俠小說,我想看希臘神話不算过份吧,况且一提希臘还有令人肃然起敬之感. 

既然決定看希臘神話,我就買了幾本開始認真念起来. 當年没有什么 local library 這玩意,你要看書还得花錢買,对我們窮学生來說是一大付担. 好在父母親对書还有点尊敬,多說幾句,就可以拿些零錢買書了. 断断绩绩,我居然把希臘神話看了幾本,當時觉得刺激,很精彩,那些怪力乱神的神仙故事很富想像力. 不过令我驚訝的是這些神仙居然像凡人一樣有七情六慾,加上法力無边,又長生不老,道德观念和凡人一樣糟糕. 幾本看下來,發觉那些神仙名字常变花樣,有時眼花撩乱,會張冠李戴,到後來故事連不起來. 就像大部頭武俠小說,人物煩多,到後來連作者也前言不对後語. 希腊神話经过長年翻譯和罗馬人的加油加酱,不但神名改了,連神格也变了不少. 在以後的時日,我对希腊的神話也止於一種膚淺認識的層面. 

時光飛逝,一直到成家立業,有些閒情旅遊观光,到欧洲一遊,才接觸到一些希腊文明的遗產,它在西方文化中有很深遠的影响,尤其在科学,建築,繪畫,文学和音樂. 除了科学以外,希腊神話对後面三项有很大的影响. 我重拾小時的興趣,把希腊神话重温一次. 這次不同的是把所有神的名字用英文記下來,把不同名字而同樣的神(希腊和罗馬)分列出. 有了這種改進,方才進入佳境,把一些乱七八糟的情節連起来. 有了這改進,以後的閲讀是加强式的了解,而不是加强式的纷乱和誤解,這对節省時間是一大益處.

希腊神祇罗多,開頭最好先有一個系统概念,那就是神譜,以下是最基本的一頁:
- : produce or beget
+: pair, (husband & wife)

Chaos -  Gaea, Eros
Gaea - Uranus
Uranus + Gaea - 12 Titans
Cronus (one of Titans) + Rhea - Poseidon, Hades, Demeter, Hera, Hestia, Zeus

Zeus - Athena
Zeus + Hera - Ares, Hephaestus
Zeus + Demeter - Persephone
Zeus + Leto - Apollo, Artemis
Zeus + Maia - Hermes
Zeus + Semele - Dionysus

當初混沌初開, Chaos is the first thing to exist.  Then 出现一位女神 Gaea, 她生了天王 Uranus. 怪的是她和天王又生了十二位 Titans. Uranus 不喜欢這些毛頭小巨人,全把他們打入下界. 這些Titans 長大了出來造反,把天王幹掉,其首领是 Cronus,從此他掌管一切. 他和 Rhea 生了六個小神,結果都被 Cronus 吞進肚子裏, 最後 Rhea 再生一位,於心不忍,用石頭代庖,讓 Cronus 吞下去,而這位小傢伙被领養,存了下來,這就是大家熟知的 Zeus. 故事有点像摩西,不知那一個是原版,這是後話. Zeus 和他老爸一樣,回来造反,把 Cronus 幹掉並把前面五位兄姐全從肚中解放出来. 於是Zeus (宙斯) 成了眾神之神,他們一族長住 Mount Olympus. Zeus 有 Hera (his sister) 為妻,可是他不安於室,看一個愛一個,於是有了至少六房的子孫. 仔細查看這六房,就知道幾位重要的神都在裡面,如 Ares, Apollo, Artemis, Hermes and Dionysus. 另外 Zeus 的哥姐們也都赫赫有名. Hera 是仙后, Poseidon 是海神, Hades 是冥神,閻罗王也. Demeter and Hestia 也是擧足轻重的女神. 

另外要提的是 三位重要人物 - Athena, Prometheus & Pandora.  有一天 Zeus 頭很痛,請 Hephaestus 在他頭上敲幾下. 不料一不小心劈開了頭蓋,於是一位女神應声而出,這就是鼎鼎有名的雅典娜 (Athena). 她是希腊神話中很重要的一位,故事奇多,也是雅典衛城的女護神. 她本身又具戰神和智慧女神双重身份,可謂多才多藝. Prometheus 是十二 Titans 的重要神物,他心地良好,掌管人類的福利. 有一天他把天上之火偷了給人類,讓 Zeus 非常不爽, 於是把他用铁鍊拴在一個山洞口,讓天上大鹰每天來吃他的肝臟. 可是他老兄應是要得, 每次再生新的肝,如是一般过了幾萬年終於給另一位神 Hercules 拯救出來.  Pandora 是第一位人間女人,被 Olympus 山的神們創造出來給人類. 並使她变成 Prometheus 弟弟 Epimetheus 的另一半. Prometheus 离開這对夫婦時一再叮嚀有一個Jar (or box),千万不能開,否叫後患無窮. 可是 Pandora 好奇心很大, 終於有一天守不住 curiosity而打開一小口,結果轟然一声,裡面的大小傢伙一擁而出,嫉妬,瘟疫,飢餓,自私,殘暴等等傢伙從此充斥人間,從此世界永無寧日. 但奇妙的是居然有一位精靈留在裡面,那就是 HOPE (希望). 從此以後,小民受災受難,終有依靠, 猛祈祷也,就是有個希望---希腊的希望,真是稀奇的東西.

也許你會問眾多女神中,好像漏了誰没提到. 是的,她就是愛神 Aphrodite, 罗馬人稱她 Venus, 也就是中文中大名鼎鼎的維纳斯. 人類文明中一件瑰寶就是 Milos Venus, 現存巴黎罗浮宮. 她的誕生可是驚世駭俗,此話怎說? 原來是當初 Titan 之一的 Cronus 造反把他老爸幹掉,居然恶向胆边生,把Uranus 的陽具割下來往愛琴海一丟, gone with the sea. 想不到一丟到水裏,馬上冒泡泡,一隻蚌蛤升上来,打開蓋子,天下一奇女婦人冉冉升起, 此乃 "Birth of Aphrodite" or 'Birth of Venus'. 想當初我是避開情色武俠小說,想不到希腊神話青出於藍,想當年那些教官和老師們做夢也想不到有這麼精彩刺激,怪力乱神的故事. 語云'童言無忌', 我想 '神言無忌' 也一樣天真無邪吧.

最後要列一清單 for reference,明示希腊和罗馬有同樣的神但不同的名稱:

Cronos - Saturn
Aphrodite - Venus

Zeus - Jupiter
Hera - Juno
Athena - Minerva

Poseidon - Neptune
Hades - Pluto

Ares - Mars
Artemis - Diana

Demeter - Ceres
Dionysus - Bacchus

Hermes - Mercury
Nike - Victoria

以上是比较重要的神物和他們的来龍去脈. 精通到此,其他人物和故事便可掌握,互相回應,不會乱糟糟一圈. 這裡隱約我們可以找到類似的事蹟和 Bible 的故事有相似的地方. 以 timeline 观之,希腊神話該是正版而 Bible 是引伸的想像版. 每個民族在寫他們的ㄏ史,總是溯源至開天闢地的神話. 在當時初民認為是很近真實的厂史. 可是現今我們後人,旁观者清,總能理清那些是神話那些是傳說,那些是半信史和信史. 有智者曾說过下面幾句話,值得我們深思:

Mother Nature makes Men.
Men make God and Mythology.
God makes Religion.
All Religions except mine are Mythology.
人類厂史於焉開始.

在幾百或幾千年後,我們的子孫是否看現在世界上的所有宗教,就像我們现在看古代的希腊宗教信仰是神話一樣? 這世界奇怪的是有那麼多神話,皆大同小異,可是每個神話的粉絲都說别人的是神話而自己的神話是厂史. 常識告訴我們最有可能的是所有的神話都是神話,不是真實的厂史.

Wednesday, March 15, 2017

翁通楹教授

最近聽到翁通楹教授去逝的消息,台北的同學居然没人通知大家. 也許他並不是电机系教授,他是机械系的專職教授. 对大部分人來說,有教無類,尤其是好老師,更應表揚和尊敬. 翁先生確是一位我在台大時最出色的教授之一,他在今年二月五日逝世,享年九十八,可算高寿,过完美好和有意義的人生.

話說當年 1961,應用力學是必修課,教科書買了,計算尺,紙筆一应俱全,祇欠東風. 第一天的課来了翁通楹,不知來歷,也莫测高深. 結果一堂課下來,覺得這位翁先生,很乾脆,說話不拖泥帶水,講話很有自信,把我們這些毛頭小子不當一回事. 有趣的是他先生滿口日本腔,一聽就知道是日本留學回來. 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清楚地記得他的幾句口頭禪,如 OLai, Taido Saido, 托拉思,等等.  應用力學是物理學力学的應用科学. 那時我們正在學微積分,正好派上用場. 以前高中的大代数和物理皆念得不錯,可是大學怎麽又來一次物理和力學呢? 後来念了微積分才知道以前的解题方式和難题,到此轻鬆的迎刃而解. 也因此意識到高中三年級時應該先修初級微積分,等大一再學,雖不太晚,但稍遲了些.

翁先生教這門課時,对我們來說正是葡萄成熟時,用微分和積分的观念,應用在力學,加上單位和 度量,用計算尺解決習题. 既然一應俱全,準備工作和工具都在,揚帆待發,翁先生風一来,顺水推舟,一個學期下來,倒真的是水到渠成. 這是我在台大值得纪念的日子. 翁先生不但教学認真,講解清楚,声音宏遠,就是在教室後排也聽得清楚. 翁先生小地方也很注意,講究效率,比如寫習题時,節省纸張,一紙兩面. 但大部分皆從上而下,雨面皆然. 下堂課,他馬上說,另外一面應該從下而上反寫,他改習题時才不要颠三倒四,翻來覆去. 可見他是很實用很講效率的人.

學這門課给我最大的益處是認識了力學的奥妙和微積分的應用,加上廣泛利用計算尺的功能,認清那些数學函数的功用和意義,諸如对数,三角函数,conic & exponential functions. 在以後的日子中,很少有一門課 整合這広多東西在一起,共同解決日常生活中有用的問题. 翁先生在這門課中很仔细的讓我們學到好来西,這是我最感激他的地方. 好老師不容易碰到,在我以後的大學生涯中,除了一兩位外再也没碰到. 這也是我最懷念他的原因之一.

翁通楹是嘉義義竹翁姓家族之成员,這家族被稱為醫生及博士搖籃,其中如前司法院院長翁岳生博士與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博士皆為家族成員. 翁家堪稱地靈人傑,自父親翁賞一門四代迄今已栽培出約有四、五十位醫生及博士。這使我想起一位医生翁通逢. 在我大四時,忽有腎臟小結石問题. 我曾到南京東路一家泌尿科診所,去了診所,看到一位翁医生,人还算親切,看了名字是翁通逢,我好奇的問他是不是和翁通楹有血缘関係.他不假思索地說:他是我哥哥啊. 我大呼一声,原來如此,並在他面前盛讚他哥哥的誨我醇醇,南针在抱. 越說他越開心,本來他說要给我 10% 折扣,現在增加到 15%了. 他给了我八颗小藥丸,回去幾天就問题解決了. 我想有其兄必有其弟,都是通達人情,做事講求效率,不轉弯拐角的人. 現在想想,真要感謝他們兩兄弟. 後來出國,没有什麼机會再去找翁通逢. 時隔多年,幾乎把他忘了. 祇至三年前,龍應台發表她的名著'大江大海',才很驚訝的看到翁通逢先生之軼事. 原来翁家生產了不少医生,大都是留学日本. 翁通逢留學時,正逢二次大战,日本無條件投降, 翁通逢回不了台湾,他卻從中国東北輾轉南下,千辛万苦回到台湾,可謂劫後餘生. 他大可寫一本書如'劫後英雄傳'或'塊肉餘生述' 等等.

翁教授在教完應用力等後,又教了我們材料力學, 這門課也很精彩,比较接近土木程和建築工程的學問. 這門課到處都在講 Truss, 所以我才清楚的記得翁先生的名言 '托拉斯'. 整個學期猛灌'托拉斯'不醉亦難矣. 記得前些日子,我們同學提起 Four-Bar-Linkage. 我一直記得這不是翁先生教我們的,祇是我一直記不得另外那位教授或講師的名字,後來承炳陸兄的 info, 原来那是另一門課 '机動學' (Kinematics),是陳靖宇教的. 幾十年下來,真没有幾位同學記得那些塵年往事。可見大家記憶力都差不多,每况愈下. 在我們纪念翁教授去逝的同時,有必要把一些和他有關的課程弄清楚,以免以後冠李戴,混淆不清. 以下是一张清單:

Applied Mechanics   應用力學: 包括 Statics and Dynamics

Statics   靜力学

Dynamics   動力學

Kinematics   机動學 or 運動學

Kinetics    动力學, superseded by Dynamics

The following is the summarized description of the above terms:

The subject of mechanics is logical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 statics, which concerns the equilibrium of bodies under the action of forces, and dynamics, which concerns the motion of bodies.  Dynamics in turn includes kinematics, which is the study of the motion of bodies without reference to the forces that cause the motion, and kinetics, which relates the forces and the resulting motions.

翁教授教我們 應用力學和材料力學.

陳靖宇教我們 机动学 (Kinematics)

在我的學涯人生道路上,翁通楹教授雖然和我没什麼交往,但他在無形中影响我不小. 在此我不知如何表達我的感恩之情,祇好以我記得的小学畢業紀念歌,送给這位恩師:

青青校樹,萋萋庭草,欣霑化雨如膏.

筆硯相親,晨昏欢笑,奈何離别今朝.

世路多歧,人海遼潤,揚帆待發清曉.

誨我醇醇,南針在抱,抑瞻師道山高.

Wednesday, February 1, 2017

美感與欣賞


美學,对學院派的研究学者是是一門學問. 对大部分人來說卻是高深莫測,複雜而近鑽牛角尖的事. 如果撇開美學而論,美感,对大部分民眾來說,卻是稀鬆而愉快的經驗. 凡是能夠打動我們的神经,憾动我們的心靈,能讓我們有愉快的感受,甚至昇華到一種忘我的境界,就是美感經驗. 這種美感經驗並不是於生俱來的,它必须培養栽培,與教育環境和文化背景息息相関. 比如說,翻閱朱光潜的那本小冊子'談美', 從頭到尾就直觉到這本書真是美的化身,看完後會意猶末盡,不忍釋手. 諸如念物理和微積分,不知不觉地领會到力和加速度的関係,看到 F = M*dv/dt, 直觉得真是美的程式,对大自然的美感油然而生. 當學到面積由微分而積分,居然很自然的得到 V= 1/3 B*H for the volume of piramid. 這種美感在一刹那間感受到,心底悸動而欣赏這宇宙的奧妙,這是一種昇華的美感經驗. 由震憾而欣赏其美妙,由欣赏而有了很愉快的美感经验. 這種感受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没有必要一定要去研究高深的美学才能得到. 這兒我要舉一個例子,是我最近的经驗,我把我的感受寫出來,與大家共赏. 美感经驗並不是每個人都一樣,但是大家都會有相似的经验和感受,我觉得這就是美的真諦.

在年初我看到 New Year Concert from Vienna,這是一年一度的音樂盛事,我看到的是美國版本,今年的節目並不比往年精彩,但我在奥围版的節目中看到其中一個多出來的小插曲: The Rhythm of Vienna. 這是一個小節目,不是在現場表演,但是裡面的樂師 (musician) 都是同一樂团出來的,也可說在意義上是息息相関,对维也納來說是很恰當的描繪和呈現, 道地的音樂,和諧的韻律,小民的生活,兼顧細節,描繪厨師,鞋匠,道路工人,馬車夫,白馬 (Lipizzan horse),園丁和女畫師的生活情景. 在這小節目中,日常生活與音樂繪畫融為一体,音樂韻律,舞蹈節奏,樂師誠摰的演奏,舞者真情的流露,双馬的詼諧動作,繪畫與影象的融合,再再顯出製作者匠心的獨運和细心的関懷. 整体而言,看後给人一種感人的愉悅,從內心底感到一股美的震盪和撫慰. 其给果是通体舒服,餘音裊裊,欲罷不能. 這是美感的经验,不期然地淹入了性靈.

以下我描述一下我個人的感受和詮釋. 這個小插曲的 Title: The Rhythm of Vienna, 維也納的韻律, 作者和導演是 Von Robert Neumull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AMhin3bUWk&t=3937s

節目 (39:35) 以维也納地標的双鷹天塔開頭,背景是维也納市区的全景,在晨曦中揭幕. 背景的音樂則是別開生面的三拍子音律,它可以是 Minuet (小步舞曲),可以是 Landler (蘭特勒舞曲), 也可以是 Waltz (圆舞曲). 眾所皆知, 維也納正是三拍子音樂的世界之都. 這裡介紹以後將陸續出場的小民,代表維也納市民的日常生活. 這裡有的是 石工匠 (Stone Carver), 厨師 (Cook), 馬車夫,園丁,修路工,鞋匠 (Cobbler),舞者,Jeweler 和畫師. (39:43-40:40), 雖然不同行業,可是皆傳承維也納市的三拍子音律,和諧地在運作, 背景是納也納全市景 (40:40).

真正音樂開始是 Strauss II 的 Wiener Blut (Vienna Blood), 由四位女大提琴手演奏. They are probably from nearby music school, just starting their music study.  They play with zeal, passion and seem enjoying the playing very much.  They smile, moving their bodies and one of them even plays her bow on other's string (43:23), very funny.  While the music is going on, 各行業人正在忙碌地工作,幹他們的活 (44:25). With the ending of the music, it finishe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life in Vienna.  Now we see these four girls left the building with the instruments.  看到她們背著大提琴的身影,轻盈地下楼梯,聽到她們一陣女孩子 giggle 之声,樂器幾乎掩没了她們的背影,才意識到她們是才開始成長的小孩子,感到音樂和人組合的神奇.

下面一景是 casual 的街之舞, 音樂是 Mein Lebenslauf ist Lieb und Lust (My Life is Love and Joy) by Josef Strauss.  人們盡興跳舞,一個小男孩不甘寂寞,在街角表演足球技巧. 天慢慢黑下來,维也納沈浸在夜色蒼茫中. Music stop and people change shoes.  It is time to move on.

下一景是坐馬車赴夜之舞會,這兒看到馬也有詼諧的一面 (48:02 and 48:16), 不知是逗趣还是問候? 導演在這細節上顯現出他的幽默. Anyway, it is time: 8:55 pm. 背景音樂是莫札特的蘭特勒舞曲. 兩位男樂師和兩位女樂師正興會的演奏著舞曲,大家婆娑起舞,緩慢而温韾,幾乎每一張 snapshot 皆是印象派的名畫. 一曲结束再來一首 German Dance, 這次舞者的眼神,四目相觸,含情脈脈,動人心弦. 女樂師頭髮的装飾,古典而風雅,美麗而動人 (50:29). 這時連外面的馬也開始受影响而 necking (50:37). 三位樂師敬業而沉入的流奏 (51:00), 全曲在女樂師滿意的微笑中结束.

這是白天另一街景,在一位 大提琴師 和打擊樂器手的即興演出中開場,背景音樂則是皇帝圆舞曲,各行業人士也在樂声中工作. 這兒穿插著異国人士的到訪,一位日本女士(53:10) 在拍照和一位中國小男孩的好奇 (53:21). 再下來是法國號的即興客串表演 (53:42), 打擊樂器手 即興表演 皇帝圆舞曲的主题 (54:05). 在大提琴声中,女鞋匠不忘在工作之餘,探頭窗外,查看机器真相 (54:23). 一個女 teenager 不甘寂寞, show her leg and body while watching cellist playing (54:26). 再下是 percussionist 敲打出藍色多惱河的主题 (55:00). 所有這些小動作都和音樂合作無間,給人一種工作中也有的一些悠閒氣氛.

接下來是女畫師在 Joseph Lanner 的 Romantiker 樂声中作畫,她在現實中脱胎融入了舞蹈的世界 (55:50).  舞蹈音樂是 Paganini 的 Carnevale di Venizia (威尼斯的狂欢). 這曲子本來是用小提琴獨奏的,要充分表現 Paganini 的魔鬼技法,在這兒卻意外而藝術地由長笛,短笛客串表演,技巧超凡入夢和小提琴有同曲同工之妙,樂師表演非常精彩。 首先由長笛吹出主題,加上花巧的变奏,控制全場氣氛。接下去由小提琴接手,其跳弓和彈弓技觸法非常獨到。至於短笛的花腔快板更是無話可說,太出神入化了. 這兒長笛極似莫更鳥 (mockingbird),短笛像黃鶯, 就是黄鶯出谷,莫更鳥出林也不过如此. 曲终夢回,從舞池中重返人間 (58:52),恍如夢中,若有所失. 結束臨摹,関起畫盒,推出畫室.  這一小情節,細心覌看,由畫進入舞蹈和由舞池重回畫像,剪接溶化得天衣無縫,令人嘆為观止,美妙之極。

一曲  'Vienna Blood' 重返人間,各行各業,工作已近尾声,圆丁結束了莫扎特雕像前的音樂花圃 with a big clef sign. Jeweler put a finishing touch to the ring. 鞋匠也作了最後的 polish 工作. 街頭清掃工也結束了工作. 乾淨的廣場在四個音符中顯出乾淨,悠閒和藝術的一面.

(1:01:58) 美麗的蓝色多惱河終於登場,幾位女舞者陸續到場換鞋子,男舞者也從他女友手中接到修好的鞋子,女畫師正從男友中戴上新的戒指,一個深情的親吻,一切盡在不言中. 馬夫也來了,大家在藍天下随風與音樂起舞. 在金色的 Johann Strauss 背影中,演奏著浪漫多情而惱人的藍色多惱河, 翩翩起舞. 在燦爛的陽光下, people waltz on while the stone carver ends the day's work with two final finishing puffs.

The Rhythm of Vienna 冶音樂,繪畫,舞蹈,城市與市民於一爐,結合細節並利用藝術手法,表現出維也納浪漫,悠閒而和諧的一面. 其結果是一齣美的戲剧餉宴,是视觉聽觉和心靈無上的享受,予人終極美感的经驗.

Remark:
The video clip of 'The Rhythm of Vienna' has been removed from YouTube due to the copyright issue.  This is not uncommon these days in the Internet age.  Usually the program is available for several weeks for public view.  Although the owner of the program has the right to do whatever it wants, it is a pity that it diminishes the value of the program by imposing the restriction.  If most people can't watch and appreciate the artistic program, what is the use of the program itself?  Of course we can go and buy the DVD of the program, but to most people it is a severe inconvenience.  I will update the link if I can find other source on the Internet.

Monday, January 9, 2017

A Bit of Wisdom

Since the first year I attended the Junior High school, I found that if I maintained a slightly ahead the schedule, I tended to know more about the lessons and knew what questions to ask in the classroom.  Just one session ahead of the class makes a lot of difference in the result. If for some reason I lagged behind one session, I had to make it up later with more time spent.  Not only I lost some confidence as I didn't know what question to ask but also had to study the covered material one more time.  In summary, I ended up spending more time in doing the catch up work.  In the course of my student life, I tried to hold this as the habit in learning.  It also applies to any meeting outside the classroom.  No matter whether it is an information gathering or issue debating, it always pays to well prepare before hand and get the time spent more efficiently and worthwhile.

Optimistic and Pessimistic
If we prepare before the event and expect what will happen, we usually are able to control the situation that makes us more confident and tend to hold a positive attitude.  This leads to a person with optimistic character or personality.

Efficiency and Time management
If we know the lesson ahead of time, we tend to know what question to ask and focus on the points we may have problem.  This will get the question answered more quickly and move on to next subject more smoothly.

Half-Full Syndrome and Half-Empty Syndrome
The shift of the time is very slight but the end result does make a lot of difference.  In other words, a good preparation and taking advantage of it are really critical in the end result.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little event to a major and important event does make a difference in our life.  The slightly ahead version of the learning is like Half-Full Syndrome.  On the other hand, the slightly behind version of the learning is like Half-Empty Syndrome.  You always feel that you have enough with extra in your life and feel much better and so in good health while you are in Half-Full mindset.  These two syndromes differ only in the time scale, one shifts left a little and one shifts right a little.

Character of Leader and Follower
A leader anticipates the event, the problem or the trouble and he concentrates his energy and effort to solve and take care of the problem.  This is a pattern of attack and a character of a leader.  The follower is just the opposite that he saves the time and effort in lead.  Instead he just follows the leader.  The follower is not necessary bad as the leader also needs the follower to accomplish the task.  In the real world, it takes leaders and followers to forge the future and build the civi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