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2, 2012

愛國獎券 和 統一發票



最近在書架上找倒一本舊書,翻看一下,很是有趣. 最令我驚訝的是居然找到一張1960年的愛國獎券和一張1958年的統一發票.可說是老古董,是我們高中時代的產品. 仔細欣賞,勾起不少少年的回憶. 愛國獎券像是Lotto的前身. 在那時二十萬元 是天文数字,就像現在 Lotto 大獎 100 million 一樣. 不同的是愛國獎券有很多小獎,中獎的机會比較多. 仔細查看,這張愛國獎券是八月二十曰開獎. 那時联考巳經放榜,我一定是忽發奇想,繼考上台大電機系,不妨再試愛國獎券的好運. 既然這張安好的夾在書裏當書韱,一定是没中奖了. 1960 八月二十日和我們台大新生註册的日子一定很近. 我還記得那天早上在離台大校門不遠的地方排隊登記. 去了才曉得已經有好多人在排隊. 在以後的日子裏才知道台大的学號是按你的排隊順序决定. 我的学號是 495330. 49是1960, 5是工学院, 3是電机系,30是排隊第三十位. 我想李純儀是包打聽,他老兄一定早知詳情,說不定大清早就在那兒打地舖,因為他是第一號. 陳英亮是495329, 牟在勤是495331, 在我一前一後. 可是我完全不記得和他們有任何交談. 陳英亮音量很小, 猶可解釋. 但牟兄声如洪鐘,我不可能沒有察覺到他的存在. 大概時隔半個世記,一定是記憶力衰退所致. 聽說記憶力的好坏是由公式 exp(-t/RC) 决定,R(Retention Constant), C(Brain Capacity). 這和電容器的漏電公式完全吻合.

統一發票很早就出現,小時候不知其中道理,祇知道這玩意也可中奖. 後來才知道這和財政稅收有關係. 台北市街頭地攤一大堆, 大家現金交易,没人付稅. 於是財政廳才設立統一發票,徵收銷售稅. 凡是有登記的商家一定開發票給顧客,否則可以依法檢举. 我這張發票是1958 四月二十六日,是我們高一,高二的日子. 這使我想起念范氏大代数的年代. '大代数'聽來很堂皇而又重量级. 說來也是,光是厚厚六百頁就挺嚇人的. 每次親戚問起我在学校念些什麼,我就祭出'大代数'來. 他們聽來,嘖嘖稱奇. 又知道我上建中,更是肅然起敬. 現在想想,高中生涯,不失為人生中一段美好的日子. 還記得那些時日,教代数的是鄭孟華. 他有點学究派,似乎不把联考當一回事,和譚嘉培教三角学完全是不同的模式. 他自稱看過原版的范氏大代数,对中文版頗有微詞,認為有些地方翻譯不妥. 看來他當時才三四十歲左右,教了一年,另有高就. 接下去是頂頂有名的王文思先生來教大代数. 他當過建中教務主任,科班出身,是賀翊新校長的左右手. 其人風趣,教來駕輕就熟. 除了吳冶民以外,他可能是建中最好的老師. 一般說來,代数是非常實用的一門課,給我高中一段美好的回憶. 我還記得第一次期中考有一試題如下:
假設 a,b,c 是實数 和 a+b+c = 0; 求証 a^3 + b^3 + c^3 = 3 * a * b * c.

現在看看很簡單, 可是當時還費了一番功夫才解出來.

5 comments:

Mark Lin said...

這張統一發票是1958年四月二十六日開的,原來我是在開明書店買了一本'美國人冒險史話',NT$5.00,打八折付四元. 時光迴轉,可以想見當時的生活及物價水平. 現在台北最便宜的米粉,一碗也要六十塊錢. 這本小書第一篇寫的是'捕鯨的時代'. 其中描述 Nantucket 和 New Bedford 的捕鯨活動非常傳神,和'白鯨記'有異曲同工之妙. Nantucket 在麻州 Cape Cod 南边的一個小島. 如果你有机會去 Martha's Vineyard, 旁边就是 Nantucket. 幾年前去New England 時路過 Cape Cod, 途經 Marconi Station Road, 那是馬可尼第一次 Transatlantic Radio Transmission 的發射站,頗富歷史意義.

上次回台灣時,抽空再訪板橋林家花園. 進去需買票, 我祇有一張大鈔. 守門人是兩位老頭子(說不定比我年輕?),他們說没有錢找,問我是否有統一發票. 原來發票也可以當入場券,大樂. 我正好在誠名書店(信義路)買了些東西,有好幾張發票. 那天雖然天氣悶熱,但不減林家花園本色. 統一發票有附加價值,下次去台灣,不妨存幾張放在口袋. You don't know when you will need them.

Mark Lin said...

范氏大代数雖然赫赫有名,但实际上大部分学校皆不採用,最多拿來参考而已. 作者本名 Henry Burchard Fine, 是 Princeton 教授. 以前我看過原版,也是厚厚一本. 可是後來發覺一件騖人之事. 对照原版和中譯本,居然頁数一模一樣,one-to-one correspondence. 例如 page 374, XXIV. Logarithms, 中譯本 374頁, XXIV. 對數. 如是一般直到最後一頁,真是傳神的翻譯. 据我所知,在我們高中時,最普遍的代数参考書是彭商育的代数学及陳明哲的高等代数学. 當時人手一册,勤加演習. 後來联考,有一題联立方程,居然一模一樣,從彭商育的書摘出來,主考官真是懶惰,橫豎也該改幾個数字!

Mark Lin said...

愛國獎券和統一發票是政府來台後施行的,其背後推手是當時省政府財政廳長任顯群. 其人看似頗有才氣, 可是後來很少人提起他,在政界報界可說絕了迹. 根据有關資訊,他是省府吳國楨的班底之一. 當吳國楨和小蔣不合,被迫遠走美國, 任顯群官運急轉直下. 加上顧正秋的平劇風波,和蔣經國直接槓上. 現在想想,他真是不自量力. 聽說小蔣想娶顧正秋,被老蔣知道,罵得他灰頭土臉,衹好打住. 可是心裏憤憤不平. 顧正秋當時日正當中,卻心儀任顯群. 也許任先生比小蔣体貼又長得好看些,加上蔣方良尚在,又没離婚,顧正秋可沒胆量雞蛋碰石頭. 當報紙披露顧正秋和任顯群結婚,麻煩就來了. 小蔣的情治單位開始運作,發現任某担保一位遠親,被查有匪諜嫌疑. 這种帽子一加,跳進黄河也洗不清. 從此以後,任顯群和顧正秋在社會上就絕了迹. 据報導任顯群在出獄後,他們在荒野的金山農場种草莓為生. 1990年後,白色恐佈平反事件頻頻發生,顧正秋的傳記和回憶錄也陸續出版,很多真相才告大白. 任顧兩人的坎坷歲月,令人唏噓又富罗曼蒂克色彩. 可是有一件事,在季季寫的 '顧正秋傳'被完全忽略. 那是任顯群有一髮妻,他没有離婚就娶顧正秋. 這种事真是違法,怎麼當時可以發生. 原來任夫人(元配)章筠倩成全他們,不予追究. 据說以前章女士和任顯群也是私奔到曰本結婚,愛得轟轟烈烈. 玄的是顧正秋為什麽明知他有元配夫人,還是下嫁任顯群? 最近章筠倩的女兒任治平返台發表新書'這一生—我的父親任顯群',要幫爸爸討回公道. 我想她更應該替她媽媽討回公道. 依我看,章筠倩所表現出來的才是真正純潔無私的愛,其他人皆有點自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 芸芸眾生,大千世界,從愛國獎券和統一發票,引出一些男女愛情,兒女私情,政商糾纷,公器私用,白色恐怖等等---,再再顯現光輝和醜陋的人性. 如莎士比亞再世,當欣喜有此豊富的題材,再寫一齣有名的悲劇.

Mark Lin said...

据聞7月15日(2012)馬英九頒發回復名譽證書給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任顯群家屬 任筑山、任景文、任治平. 任顯群的兒子任筑山代表受難者家屬致詞時,提及任顯群當年事蹟時指出,他父親後來是因某遠房親戚被指是匪諜,任顯群當初因替其來台做保,被控「知匪不報」坐牢,但這位親戚日前已獲平反,所以任顯群也沒有所謂知情不報的問題。

台灣昔日白色恐怖受難者難以估計確實數字,基金會已發回復名譽證書數年之久,連同這次26件,已達到3963件。 這是否祇是冰山之一角,則有待日後觀察.

Mark Lin said...

最近查到一則新聞,有關顧正秋的長子任和鈞:

任和鈞之父為任顯群,其母顧正秋為任顯群二房。1953年4月,吳國禎辭卸台灣省主席職務,任顯群同時辭職。10月10日,顧正秋在家中低調擺設酒宴,宣告兩人結婚。同年,任和鈞出生。

1978年,中華民國政府將新竹玻璃公司民營化,任和鈞與新光集團吳火獅爭奪公司所有權,成為新聞事件。之後任和鈞成為新竹玻璃公司董事長。

1985年,新竹玻璃公司股票嚴重下跌,銀行收縮融資額度。任和鈞挪用公款購買新玻股票,遭套牢。7月,新玻台北總公司凍結發放員工薪水。8月,任和鈞攜帶公司現金及兩間廠房一千兩百多名員工的薪水,共近一億八千餘萬元,帶妻女潛逃出境,定居美國休士頓。其後,新玻公司內部趁任和鈞潛逃之際,爆發一連串股票盜賣與侵佔案件。

2008年,任和鈞在美國過世。因他已經過世,台北地院將其侵占罪判決免訴。

This is an irony in our society. It is not really fair to most people when one can commit a crime & then lead a good life at the expanse of the others without any penalty. Here 顧正秋 should be ashamed of herself in having a son like 任和鈞 in her family. I also think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wrong in Taiwan's judicial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