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6, 2013

看台新銀與彰銀合併的感想


Per 洪敏弘's request, I post his essay in our blog.
觀念平台-超然且宏地看待金融合併
一個金融退役老兵,看台新銀與彰銀合併的感想
 2013-02-26 01:44 
工商時報 政經八百 A7 觀念平台 
洪敏弘前建華金控董事長

最近台新金控旗下兩家銀行,台新銀與彰銀合併的事情,年後成為所有財經媒體的焦點,金融界頓時議論紛紛沸沸揚揚,雖然目前已是退休的旁觀者,但由於過去有幸參與了籌組金融控股公司的合併過程,仍想從金融業發展的角度,發表一些過來人的觀察與淺見,謹請社會各界不吝指正與賜教。 
首先,如果大家記憶猶新,國內由於金融自由化下,共開放了十六家新銀行執照,新銀行的成立,雖然豐沛了國內的融資管道,但大量的銀行游資瘋狂追逐企業放貸的結果,國內淺碟的經濟結構,一下子無法負荷,銀行利差快速下降,放貸品質急劇惡化,超貸案頻傳,終導致銀行呆帳率快速飆升,尤以官股銀行甚至達到8.2%,銀行不得不開始緊縮放貸,融通管道頓時失能,產業及新興產業發展因而受限,遂有一次金改的緣起。
 一次金改後,雖然呆帳已有改善,但利差萎縮的狀況卻不見好轉。同期間,國際間因Glass-Steagall Act法案的修正,吹起金融大型化的整併風潮,讓國內原本不大的金融機構國際能見度更形渺小,於是為解決金融業過度競爭(Over-Banking)的問題,財政部遂開始為國內金融同業整併營造客觀條件,包括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等,都是符合當時國內金融產業發展的需要,以及迎向國際金融環境變遷的必要作為。 
接著,2008年全球發生金融海嘯,2010年吹起歐債風暴,美國與歐洲釀成金融危機,全球金融機構瀕臨倒閉而搖搖欲墜,還好美國與歐洲擁有全球最有經驗的金融監管機關擔任救火隊,扭轉了數百年知名金融機構一夕倒閉的股牌效應,使歐美及全球安然渡過金融危機。 
這兩波金融風暴,國內金融機構也受到波及,間接印證了金改的成果,雖然坊間有一些未證實的傳聞,卻沒有聽說有金融控股公司向政府請求輸困,真是天佑台灣,國內碰巧在歷經了兩次金融改革後,歪打正著強壯健全了國內的金融體質,真難想像,若沒有這兩次金融改革的台灣會是如何?這樣的成績當然要歸功於所有在競技場中,每天兢兢業業的主管監理機關、金融業者、以及不離不棄的客戶。
儘管如此,我們沒有自滿的條件,因為鄰居中國大陸,1989年才重啟上海、深圳證券市場,1993年國營銀行都還有三成以上的呆帳,短短二十年間,市值排名全球前十大銀行中,中國已占了四家。 
此外,中國大陸的銀行前進世界金融中心,在紐約、倫敦、及香港購置區域總部的消息時有所聞,二十一世紀全球的金融版圖中,中國銀行業者的關鍵地位已經確立。過去近二十年來的改革開放,取經於全球領導業者,參考台灣相關法令與經驗,都構成快速崛起的關鍵因素。 
回過頭來看台灣,針對台新銀和彰銀合併這一事件的新發展,財政部以劇烈指責回應,金管會噤聲不表態支持,個人深感訝然。當年財政部本來規劃要彰銀出售給新加坡淡馬錫,沒想到台新金出更高價。既然已依相關程序完成簽約,明訂彰銀特別股的標售是附帶經營權條件,在簽約的那一刻起,台新金的財務狀況已與彰銀緊緊相扣,如果彰銀倒閉必然遭到拖累,現在台新金已協助彰銀渡過難關,且增加持股,官股股東卻忘了約定,當初向隅的外國股東必然覺得賽翁失馬,這樣的結果,將讓政府失信於業界與國際金融界。 
最後,台新金的提案的確令我相當佩服,因為它解決了1.金控法規定一家金控下同類子公司三年內必須合併,台新銀與彰銀已共同存在超過七年,金管會很頭疼;2.台灣over-banking可再減少一家,同時擴大銀行規模,可到海外發展,也協助台灣產業海外擴充的財務需求。 
個人自1980年起投入金融事業三十年,身歷兩次金改,到數年前自金控退休,仍甚關心台灣經濟發展,甚望院長,甚至總統,都能超然且更宏觀地容納績極正向的民間企業成長。

1 comment:

Mark Lin said...

It sounds like a can of worm in Taiwan's banking system. Nowadays, it is fairly common to have two companies merge to save money & run business efficiently. American Airline & US Airways just merged without trouble. While we were in Taiwan (1950's) the banks were run like a pawn shop, very conservative. They are controlled by the government 51% & the rest own by the private. When I was a kid, I was interested in banks mainly due to their baseball teams, such as 華南, 彰化, 合作金庫, 土地銀行, 台糖 etc. I was especially impressed by 合作金庫 & 華南銀行. I used to watch their baseball teams playing at 新公園. I still remember two famous pitchers, 方水泉 from 合作金庫, 葉清德 from 華南銀行.

It is odd to have a merger spending more than seven years & going nowhere. The government usually has a lot of inertia especially when the politicians are not at the risk of losing positions. The private enterprise must push & pull or shake & bake to make things happen in a timely manner.